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人与大鼠肠道菌群对三七水煎液中三醇型人参皂苷Rg1、Re及二醇型人参皂苷Rb1、Rd体外代谢的差异性及发现其代谢产物原人参二醇PPD与原人参三醇PPT,实验利用UPLC方法测定三七水煎液分别与人、大鼠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共培养24h后的孵育液中4种皂苷的含量及代谢产物PPD与PPT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七中含有三醇型人参皂苷Rg19.4500mg/g、Re1.8872mg/g,二醇型人参皂苷Rb18.5816mg/g、Rd1.9456mg/g。与人源肠道菌共培养后,三七中含有的二醇型、三醇型人参皂苷含量显著降低,重要的是,在培养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PPD和PPT的存在,含量分别为0.2136mg/g及0.0344mg/g,与大鼠肠道菌共培养后,三七中含有的二醇型皂苷含量有轻微降低,而三醇型皂苷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但有少量PPT(0.0184mg/g)的生成。由此可见:在体外条件下,三七水煎液中人参皂苷会被人肠道菌群降解生成代谢产物PPD和PPT,而大鼠肠道菌群的降解产物却仅有PPT生成,二者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建立一种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火麻仁植物甾醇对人源肠道菌的调节作用,以及甾醇对肠道菌调节作用的量效关系。首先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火麻仁提取物中植物甾醇的含量,三批不同方法处理的样品中植物甾醇含量分别为16.16%、45.52%和46.76%,对比得到最佳样品制备方法,经方法学考察优化了检测条件,结果表明本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植物甾醇的含量测定。进而采用人源肠道菌与火麻仁甾醇提取物共温孵培养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生长对甾醇干预的剂量响应,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对火麻仁植物甾醇干预人源肠道菌及双歧杆菌生长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与空白组相比火麻仁植物甾醇在0.08516~0.3407 mg/m L浓度范围时,人源肠道菌中杆菌生长对甾醇剂量响应明显,二者呈现正相关(r0.99),同时液体培养的双歧杆菌也有相同的剂量响应。结果说明火麻仁甾醇提取物在体外能够促进人源肠道菌的阳性杆菌及独立分离的双歧杆菌生长,提示火麻仁中植物甾醇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免疫逃逸是指恶性肿瘤细胞通过免疫编辑过程后具备浸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并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最终促进恶性肿瘤病情发生发展的过程。除其他因素外,免疫细胞还积极影响肿瘤发展的每一步,决定了癌细胞在受威胁的微环境中生存的机会。一旦发现第一个癌细胞,抗肿瘤免疫机制就会被激活,并在原发肿瘤形成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然而,免疫功能受损时,肿瘤细胞就会通过逃避或者阻挠免疫反应的机制来促进自身的增殖,就会导致肿瘤的持续性发展。而中医药干预癌症免疫逃逸机制需以“扶正”为基本原则,补益正气以治其本,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力,阻止癌症免疫逃逸,从而抑制癌症的发展。根据现有文献分析可知,目前通过免疫逃逸治疗癌症多用补益类药物,这可能是因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与中医“扶正”观点相符合。因此,研究癌症免疫逃逸机制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癌症的效率,而且通过对中医药的开发利用,能够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用药物诱发大鼠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检测了晶体中18种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并与大鼠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中FFA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仔一代和仔二代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各FAA含量接近;先天性白内障晶体内,酪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谷氨酸,甘氨酸等9种FAA明显低于硒性白内障(P<0.05);而酪氨酸高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半胱氨酸等5种FAA含量均低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同时还发现: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内一些FAA变化与以往报道不同,这些现象提示先天性与后天性白内障病变过程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药和的诱发大鼠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检测了晶体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并与大鼠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中FFA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仔一代和仔二代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各FAA含量接近,先天性白内障晶体内,酪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谷氨酸、甘氨酸等9种FAA明显低于硒性白内障(P<0.05);而酪氨酸高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半胱氨酸等5种FAA含量均低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