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抑郁大鼠模型中单次氯胺酮可产生快速持久地抗抑郁作用。方法:实验一: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8),药物干预前1 d大鼠强迫游泳15 min,药物干预当天,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S组)、5 mg/kg氯胺酮(K5组)、10 mg/kg氯胺酮(K10组)、15 mg/kg氯胺酮(K15组)。30 min后记录大鼠运动能力及不动时间。实验二: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10),所有大鼠均经历21天慢性不可预知应激试验。第22天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同容积生理盐水及10 mg/kg氯胺酮,于干预前、干预后1 h、2 h、6 h、1 d、4 d、7 d分别进行敞箱试验,并记录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结果:与S组相比,K5、K10及K15组大鼠运动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且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与干预前生理盐水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氯胺酮组相比,生理盐水干预后1 h、2 h、6 h、1 d、4 d及7 d组大鼠敞箱试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大鼠模型中氯胺酮可产生快速且持久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凋亡相关基因Livin和Caspase-3表达及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BMSCs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TTC法检测脑梗死体积,追踪PKH26标记的移植BMSCs,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Livin、Caspase-3蛋白表达,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PKH26标记的BMSCs在海马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BMSCs组与模型组相比Livin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神经元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BMSCs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Livin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Krüppel样因子7(KLF7)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海马区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CI)法建立小鼠TBI模型,侧脑室注射KLF7慢病毒(AAV-KLF7)过表达KLF7,Western bol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内KLF7表达变化,Western bolt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因子、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及其磷酸化水平,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甲酚紫染色检测各组动物大脑皮质损伤体积,神经功能评分和旋转杆实验检测神经功能障碍改变。结果 TBI后1 d,海马区KLF7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高,3 d后恢复正常。TBI海马区Bax和Cleaved Caspase-3(C-Cas-3)水平、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脑皮质损伤体积百分比、p-STAT3/t-STAT3和p-JAK2/t-JAK2比值显著增加,Bcl-2水平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和旋转杆上运动时间均显著降低;侧脑室注射AAV-KLF7可促进TBI诱导的p-STAT3/t-STAT3和p-JAK2/t-JAK2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D,VEGF-D)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淋巴管密度(LVD)、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下咽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6例下咽癌和6例正常下咽组织中VEGF-D蛋白的表达情况,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下咽癌组织为实验组,15例下咽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上述组织中VEGF-D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Western-bolt结果显示下咽癌组织中VEGF-D的表达量较正常组织明显增加。②在下咽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率为44.4%,明显高于在良性病变组织的表达水平(P<0.05)。③VEGF-D表达与LVD、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③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VEGF-D的表达与生存率不相关(P>0.05)。结论 VEGF-D促进下咽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管转移,但与下咽癌预后不相关。  相似文献   
5.
喉淋巴管的几种组织化学显色法比较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鉴别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间接注射法,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显色法(5′-Nase-ALPase),针对基底膜的免疫组化显色法。结果酶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毛细血管和血管显示有清楚的蓝色轮廓,而附近的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则呈棕色轮廓,两者易于鉴别。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毛细血管和血管显示清楚的棕色轮廓,而附近的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轮廓极其浅淡,两者亦可鉴别。结论酶组化和免疫组化显色法是喉内区别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一种可靠且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