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运用微孔高通量筛选方法研究前胡挥发油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以Kovats指数鉴定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显示前胡挥发油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前胡挥发油浓度为1μL/mL时,其抑制率分别为(63.76±1.99)%和(51.53±1.70)%;其挥发油共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主要有α-蒎烯、左旋-β-蒎烯、月桂烯、1-甲基-3-(1-甲基乙基)苯、(R)-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萜品醇、2-羟基-5-甲基苯乙酮等。本研究结果提示前胡有可能对老年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立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并观察木豆叶醇提物及不同组分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以100μ mol/L的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损伤后的PC12细胞与木豆叶醇提物及不同组分孵育24h,通过形态学观察、MTT检测、LDH测定,研究各组分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PC12细胞与皮质酮孵育48 h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而LDH水平显著升高.而加入木豆叶醇提物及各组分时上述效果明显减轻,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从以上结果可知,木豆叶醇提物及不同组分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且醇提物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分别建立皮质酮、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通过MTT和LDH测定,比较不同浓度的干、鲜人参水提液对于皮质酮、谷氨酸、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皮质酮浓度为200μmol/L、谷氨酸浓度为30 mmol/L和过氧化氢浓度为150μmol/L时,PC1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53.42%、49.64%、54.27%,当PC12细胞与不同浓度人参提取液共同孵育24 h,再分别加入200μmol/L的皮质酮和150μmol/L的过氧化氢时,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乳酸脱氢酶的释放明显减少(P0.01);并且在中、高剂量组,鲜人参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干人参组(P0.01),乳酸脱氢酶释放明显低于干人参组(P0.01);但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则无上述效果。干、鲜人参水提液对于皮质酮、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在中、高剂量时,鲜人参水提液对细胞保护活性明显好于干人参组,且组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鲜人参较干人参具有更好的细胞保护活性。干、鲜人参水提液对谷氨酸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却无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UPLC-QTof-MS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下柴胡皂苷a、d的转化规律。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甲酸水溶液;流速为0.45 mL/min。以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为检测器,使用负离子检测模式,对经过12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柴胡样品(1~12)进行检测。得到柴胡皂苷a、d不同提取方法下的转化规律:酸性常温条件下水解生成柴胡皂苷b1、b2,酸性加热情况下糖苷键水解生成皂苷元;中性、碱性条件下均较稳定。实验结果对柴胡皂苷a、d的提取、分离、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