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中国高老龄人口两性年龄别生存率及其差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用我国4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分年龄性别人口构成的原始数据经移动平均修匀后分析了两性高龄各年龄队列人口在相邻普查期间的生存率及其差异随龄变化,以及每次普查人口高老龄组年龄别性别比。结果表明,两性生存率随龄迅速下降的趋势进入90岁以后的高老龄组将变平甚或上升;老年组男性年龄别生存率始终低于女性的现象在进入90岁以后的高老龄组差异迅速缩小并转而反向扩大。结果预示,尽管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低于女性,但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水杨酸、萘乙酸及青霉素对大白桩菇、褐环粘盖牛肝菌及野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大白桩菇,水杨酸的致死浓度不大于1.94×10-4g/mL,培养基中浓度大于1.07×10-4g/mL抑制大白桩菇菌丝生长,浓度在(5.6×10-7)~(5.6×10-5)g/mL范围内能够促进菌丝生长,浓度小于5.6×10-8g/mL则没有明显影响。对褐环粘盖牛肝菌,培养基中水杨酸浓度大于4.76×10-6g/mL有抑制菌丝生长的作用,致死浓度不大于1.90×10-4g/mL。培养基中水杨酸浓度在大于5.6×10-6g/mL条件下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培养基中萘乙酸浓度在0.056 6~2.264 mg/L范围内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基中萘乙酸浓度在0.95~4.75、0.056 6~1.132 mg/L范围内分别对褐环粘盖牛肝菌、野蘑菇菌丝生长基本无影响。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在(4.57×10-7)~(4.57×10-3)g/mL范围内对褐环粘盖牛肝菌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较低时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起促进作用,浓度大于1.88×10-3g/mL时对大白桩菇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而培养基中青霉素浓度在(1.88×10-7)~(1.88×10-3)g/mL范围内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假单胞菌BP16的分离鉴定及其植物促生性状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Pseudomonas最突出的植物促生性状是可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但其它植物促生性状报道相对较少。【目的】明确Pseudomonassp.BP16的植物促生性状,揭示其对小麦幼苗和马铃薯的促生效应,以期为该菌株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无机磷培养基,以涂布划线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相分类对BP16进行分类鉴定;以选择性培养基或比色法等方法对促生性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设置3种处理pBP16、VK、CK,分别代表施加含BP16的颗粒微生物肥料、施加不含菌的空载体颗粒、颗粒微生物肥料和空载体颗粒都不施加的空白处理,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处理下的小麦和马铃薯生长性状及其根围土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共分离得到41株菌;1株编号为BP16菌株的16Sr RNA基因序列与P.brassicacearumsubsp.neoaurantiaca的相似性最高(99.38%),但一些生理生化特征如明胶液化存在一定的差异;BP16菌株的解磷酸钙-磷能力最强,其发酵液中水溶性磷含量可达67.15μg/mL菌液,而且该菌具有固氮能力、产IAA (Indole-3-acetic acid)能力(8.93 mg/L)、产铁载体能力(D/d为2.46)、ACC脱氨酶活性,同时能够抑制植物病原菌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亚麻枯萎病病原菌和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其抑菌率分别为76.19%、32.00%和22.22%;pBP16相比VK和CK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干重(提高约5.29%-90.90%),根围土速效磷和速效氮含量也显著提高,提高约8.63%-83.81%;同时,p BP16较VK和CK处理的单株产量以及根围土速效磷都有极显著的提高,而速效氮水平高于CK。【结论】菌株BP16为P. brassicacearum的一个新亚种,具有多种植物促生性状,对植物促生效应良好,可作为植物促生菌剂用菌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