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灌木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灌丛保育效应可以减轻限制性因子对目标植物生长和繁殖的不利影响,促进退化生境植物物种自然更新和植被恢复。本文综述了近20年有关灌丛保育效应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成果,从微生境改善、肥岛形成、防御和抵抗作用发挥、有益微生物引入和协助繁殖体传播或保存以及种间竞争网络格局改变等方面阐述灌丛保育效应的促进机制,并从非生物环境、生物干扰、生活史阶段和生长繁殖策略等方面分析影响灌丛保育效应发挥的关键因素。从完善灌丛保育效应的理论机制和开展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多植物物种相互作用关系模型构建角度,对灌丛保育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在体外实验、还是在体内实验,MSCs都可以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细胞分化,但争议颇多。因为功能性神经元不仅要具有典型神经元的形态、特异性标记,还要求具有可兴奋性、能和其他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产生突触电位等,所以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诱导出真正具有功能的神经元存在很大分歧。在此对MSCs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研究的现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给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并发小肠细菌过渡生长的发生率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0例肝癌患者呼气氢浓度的检测,来了解小肠细菌过渡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 Overgrowth,SIBO)在肝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肝癌患者的影响。结果:50例患者中并发SIBO36例,感染率为72%,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0%,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发生率61%。结论:肝癌患者SIBO发生率明显增高,发生SIBO者SBP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李俊娜  李东正  王昱良  张丽  苏欢欢  杨勇  金建军 《生物磁学》2011,(8):1544-1545,155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并发小肠细菌过渡生长的发生率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通过对50例肝癌患者呼气氢浓度的检测,来了解小肠细菌过渡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 Overgrowth,SIBO)在肝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肝癌患者的影响。结果:50例患者中并发SIBO36例,感染率为72%,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0%,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发生率61%。结论:肝癌患者SIBO发生率明显增高,发生SIBO者SBP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