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98条血管)术前经CTA诊断后,行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18个月,分析踝/肱指数(ABI)、血管内径、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的变化。结果:成功完成77例(98.7%)患者、97条(99.0%)患肢的PTA和支架植入术,除1例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导丝未能成功通过病变导致介入失败外,其余病例经介入治疗后均开通,术中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血肿、血管壁破裂、穿孔或内支架移位,远端血管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9±0.23)恢复至(0.86±0.26),下肢血管内径及足背动脉搏动均明显改善。结论:PTA和血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1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有脾功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同时进行PSE,PSE栓塞面积在30%~60%之间,观察治疗后3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和血小板(PLT)计数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达到4.0~13×109/L、血小板达计数到50×109/L为治疗有效,160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外周血白细胞治疗有效为151例(94.38%),血小板治疗有效为155例(96.88%),术后6个月时白细胞治疗有效136例(85%),血小板治疗有效125例(78.13%)。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SE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有脾功亢进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门静脉癌栓的出现加速了肝功衰竭以及门静脉高压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了肝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疗尤为棘手。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欠佳,且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可。以往单独应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TACE联合其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TACE联合其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方式及疗效做一综述,以期对肝癌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制明胶海绵栓子经股动脉栓塞介入术制作稳定的犬精确局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对12只杂种犬用明胶海绵颗粒经微导管栓塞左前降支(LAD)第二对角支远端分支,致前室壁或下壁缺血/梗死;于术前、术后行冠脉造影、心电图、99mTcN-MPO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术前2h及术后1、3、6、12、24h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钙蛋白I(cTnI);4W后动物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学确认梗死.结果:介入栓塞LAD远端分支后,2只犬由于出现室性纤颤而死亡,10只犬心梗后24h存活,连续观察28d后依然存活良好.与自身对照相比,心梗后冠脉造影示LAD远端分支闭塞;心电图VI-V3,Ⅱ,Ⅲ,aVF表现为S-T段抬高;99mTcN-MPO SPECT心肌断层显像示心梗区放射性核素摄取明显减低或缺损;AST、CK、CK.MB、LDH、cTnl均于术后升高;HE染色示心肌细胞核消失、碎裂,胞质均质红染,间质水肿.结论:微创介入法制作犬精确局灶心梗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与安全性,可以为临床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肝癌介入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1月-2014年06月于中心导管室行肝癌介入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见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行为。采用焦虑自测评量表(SAS)、抑郁自量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术前1天及术后1天和1周时进行焦虑状和抑郁态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4、-0.08,P0.05),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明显差异(t=16.63、15.87、9.64、11.31,P0.05);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1周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F=10.37、42.07、4.76、29.68,P0.05);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认知干预后SAS和SDS评分相比均有明显降低(t=1.97、4.58、5.29、1.83、3.85、5.20,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认知干预行为对肝癌介入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具有明显的缓解和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s,PL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囊肿可单独出现于肝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或者合并肾脏囊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PLD是良性疾病,囊肿的体积和数量会持续不断的增长但肝脏功能不受影响。大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无需治疗或仅需保守治疗。少数患者会因肝肿大占位效应或囊肿并发症而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时需要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小肝脏的体积,治疗方法包括抽吸硬化术、开窗术、部分肝切除术、肝动脉栓塞术、肝脏移植术及药物治疗等。本文对PLD的治疗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动脉及支架置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74例)使用deep球囊扩张膝关节以下细小动脉甚至足背动脉,合并股动脉狭窄者植入支架;B组(22例)单纯给以抗凝、扩血管、溶栓及相关治疗.分别观察记录和比较治疗前、后及术后1周、1、3、6、10个月患者下肢及足部皮肤颜色、温度、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间歇性跛行、溃疡愈合情况.结果:(1)糖尿病足的血管病变多为膝关节下的动脉,包括胫前、胫后、腓动脉以及以下分支,常累及双侧数支动脉,呈阶段性分布;(2)A、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2%和48.63%,A组显著高于B组(P<0.05);(3)溃疡愈合情况:0-2期A组:100%愈合,B组83.72%;3-4期A组56.25%愈合,B组18.46%,对于溃疡治疗的有效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Deep球囊扩张糖尿病足膝关节以下动脉联合动脉支架术治疗糖尿病足与保守治疗相比,效果明显,可恢复下肢动脉血供,明显消除和缓解静息痛、间歇性跛行,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截肢的几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及预后差的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为进展期,已失去手术机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虽然目前相关的治疗方法较多,但预后仍较差,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疗法在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就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