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5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借鉴大自然中最巧妙的隐蔽术,人类已使军事伪装技术发展成为一项严密的科学 一名士兵埋伏在一片树林边缘,边上放着机枪,即使是眼尖目明的敌人看来,这也不过  相似文献   
2.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钦俊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昆虫和植物都是地球上起源很早的生物类群。从化石的证据来推断,它们至少在3亿多年前已生活在一起,在不同地域建立起密切关系的生物群落。它们中不同的种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根...  相似文献   
3.
许纲  钦俊德 《昆虫学报》1987,(4):359-366
实夜蛾属(Heliothis)的棉铃虫(H. armigcra)和烟青虫(H. assulta)是近缘种,幼虫期取食多种相同的植物,其中含有不同的次生物质.本项工作是在人工饲料中分别加入0.5%的烟碱、番茄苷、棉子酚、丹宁酸等饲养早期六龄的幼虫,测定它们对生长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次生物质对两种幼虫有不同的作用:烟碱对棉铃虫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烟青虫的取食却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丹宁酸、棉子酚、番茄苷可抑制两种幼虫的生长,而以番茄苷抑制烟青虫的生长最为显著.番茄苷主要通过抑制取食来影响幼虫的生长,而丹宁酸和棉子酚则具有降低消化率的作用.通过次生物质对这两种幼虫效应的比较可知,棉铃虫有较大的忍耐力.  相似文献   
4.
自1976年首次在秦皇岛海岸发现七星瓤虫的群聚现象以来,又经过连续8年的广泛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七星瓤虫在黄、渤海域的群聚范围、群聚数量、群聚规律以及迁飞等问题。本文的重点是试图从数学上论证七星瓤虫的迁飞,并进一步预测预报七星瓤虫的群聚日期,以便为群聚七星瓢虫的利用奠定基础。 根据可能有关的因子设64个自变量,2个因变量,通过反复计算,大量筛选可能与虫情有关的气象因子,结果入选的气象因子说明,群聚瓢虫是迁飞过程中迫降入海,并由风浪推上海岸的。经过用双层筛选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两种数学方法去筛选自变量,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从定量角度对七星瓢虫的群聚和迁飞给出了论证。并说明七星瓢虫的群聚与近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可以利用短期或中期气象预报代入判别式进行群聚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朱鹮(Nipponia nippon)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朱鹮的濒危状况及陕西省洋县1981—1986年的繁殖数量,计6年9窝27幼,已知死亡4只,人工喂养3只。 朱鹮在洋县为留鸟,越冬期间偶尔返回繁殖地,2月中旬后不再离开。有显著的领域性。3月上旬开始营巢,中旬至4月初产卵,多数3枚(1—4枚)。孵卵期30天左右,育雏期约为40天,均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6月中下旬全窝育成后一起飞离巢区。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患者口腔脱落上皮细胞微核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核测试法已被广泛用于研究药物、辐射、 环境毒物等对机体的遗传损伤。以往多以外周 血淋巴细胞和骨髓为材料进行研究,由于操作 狡复杂,且取材过程中给受试对象带来痛苦,因 此进行人群普查常常有很多困难。同时,许多 致癌物的诱变性资料多是从细菌、淋巴细胞和 一些非_L皮细胞系中获得,而致癌物对上皮细 胞的诱变性资料相对较少。近几年来,Stich 等。一‘1对接触致癌物的个体进行了一系列脱落 细胞(包括口腔、膀眺等)微核检测,发现这些个 体的微核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已有资料报 道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明显 高于正常人(1,21,但上皮细胞的微核出现率是否 也高于TL常人,尚未见报道。经过对Stich的 方法稍加改进,我们对食管癌患者的口腔脱落 细胞进行了微核检测  相似文献   
7.
烟草培养细胞中钙离子,钙调素与细胞质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麦田冠层气孔导度的分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灌浆期和乳熟期冠层各层叶片上、下表面的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冠层不同层的叶片气孔导度从早到傍晚有平行变化的趋势,数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从冠层上到下递减。经分析,这主要与冠层叶片接受的光强自上而下递减有关,且这时所对应的叶片水势自冠层上到下递增的幅度大。测算结果表明,冠层气孔导度白天亦呈明显的日变化,灌浆期的值大于乳熟期的值。  相似文献   
9.
大麦染色体银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自立  于玲 《遗传学报》1990,17(3):168-172
本文以六棱、四棱和二棱大麦为材料,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标本在60℃恒温下经70—80%AgNO_3水溶液处理12—14小时,可在核仁组成区、着丝粒和端粒出现黑色银染区。细胞化学反应说明这些不同区域的银染物质具有相同的性质。银染带型与C带型和N带型迥然不同,3种大麦的银染带型也有差别。试验还证明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对银染效果影响极大,只有合适的酶解和火焰干燥处理才能促使着丝粒和端粒显示出银染正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胰脂酶分解的方法对几种乌桕[Sapium sebiferum(L.) Roxb.]种子桕脂甘油三酯组成进行了测定,桕脂的甘油三酯是由9-14种甘油三酯所组成,与可可脂相似之处是甘油三酯2-位上的脂肪酸,82-88%为油酸,二饱和酸甘油酯中81-88%,其中以POP为主(74-81%);单饱和酸甘油酯占1.8-6.0%;而三饱和酸甘油酯占9.6-15.6%,主要是PPP(8.5-14.0%)。桕脂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可以做可可脂的代用品,将湖南产的乌桕与广西栽培的4个品种(“大粒鸡爪”,“蜈蚣”,“铜锤”和“小粒鸡爪”)桕脂中的甘油三酯组成比较,以“大粒鸡爪”桕脂中二饱和酸甘油酯的比较最高(88.0%),三饱和酸甘油酯的含量最低(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