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生化技术和分子克隆技术使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IL)的研究进入黄金时代。已经阐明六种IL的生物学功能和生化特性并建立了基因无性繁殖系。这些工作对于从理论上寻求免疫活性细胞相互调控的分子机制和探索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恶性肿瘤等难症的发病机理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rIL)将成为前程无量的临床治疗用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通过筛选PGE2受体拮抗剂,来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中的作用,为RA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PGE2为靶点,对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5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进行亲和力鉴定,并选取亲和力高的克隆进行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分析。合成环七肽后,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通过分析足爪肿胀度,以及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关节浸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对小肽的抗炎作用进行探讨。结果:噬菌体经过富集后,随机挑选的23个克隆中有21个阳性克隆,而在测序的8个克隆中4个具有相同的序列,其余也具有保守氨基酸。合成的环七肽能降低AA关节的肿胀度并减少关节浸液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结论:噬菌体筛选PGE2受体拮抗剂的方法可行,并且得到的环七肽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表达并纯化了HBcAg与HBsAg前S1表位肽融合蛋白BTcs1,为开发新型HBV治疗和预防性疫苗提供实验依据。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HBcAg与HBsAg前S1表位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BTcs1,在大肠杆菌(HB101)中进行表达,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对表达产物BTcs1进行纯化,用SDS-PAGE、SEC、WESTERN-BLOT和电镜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HBcAg与HBsAg前S1表位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BTcs1,BTcs1的表达量为20-25 mg/L,DOT-BLOT结果显示BTcs1主要分布在30%-50%蔗糖介质中,SDS-PAGE和SEC结果显示蛋白纯度>95%,WESTERN-BLOT结果显示BTcs1可以与抗HBcAg抗体和抗HBsAg前S1抗体特异杂交,显色条带在约28 kD处,电镜分析表明BTcs1可以自主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直径约为30-34 nm。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BTcs1的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结构及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迅  富守 《生理科学》1989,9(2):18-22
  相似文献   
7.
目前, 小分子肽多需要进行融合表达,虽然有GST标签等表达体系,但是表达产物切割时仍留有多余氨基酸,影响小分子肽的功能;SUMO蛋白酶对SUMO融合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切割时没有多余氨基酸残留,因此成为蛋白切割工具的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His-Ulp1/pET3c/BL21(DE3)工程菌株,用摇瓶优化表达条件,摸索高密度发酵工艺和不同层析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1.0mmol/L的IPTG 30℃诱导表达6h,表达效果最好。罐发酵后菌体SDSPAGE分析表达量可达24.39%,通过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一步层析可获得纯度大于98%的SUMO蛋白酶,每升发酵液可获得355mg的SUMO蛋白酶纯品。Western blot分析表明,UlP1能与6×His抗体产生免疫反应。为日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人类基因组变异主要以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为主 .采用多荧光标记的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 (MF PCR SSCP)对磷酰核糖焦磷酸合成酶亚基Ⅱ (PRPS2 )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进行了SNP的筛选 ,对筛选到的阳性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SNP的类型及位置 .在 1 5kb的启动子区发现了 2个SNP (- 10 79t c ,- 1110a g) .研究结果为PRPS2基因SNPs的数据库提供了新的信息 .  相似文献   
9.
IL-2 R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阐明有助于揭示机体免疫应答及调节的机制。自1984年IL-2R_α链cDNA克隆建立以来,该领域研究已有很大突破,本文概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二聚体真核表达载体,应用PCR方法扩增EPO cDNA,PCR产物克隆入T载体后,经酶切、连接、转化等过程分别构建了3个EPO二聚体的真核表达载体pBT-1c、pBT-2s及pBT-3c,经测序序列完全正确。然后将3个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于CCS-7细胞及CHO-dhfr-细胞中,用ELISA方法检测,它们在COS-7的瞬时表达量分别为4IU/ml、11.5IU/ml和7.2IU/ml。其中EPO二聚体真核表达载体pBTsv稳定转染CHO-dhfr-细胞后,用氨甲喋呤(MTX)逐渐加压的方法筛选到阳性克隆,表达量可达到4000IU/106cells/7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