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给暴露于热环境下的家兔不同次数灌注等渗的NaCl溶液可以提高其耐热能力,在受热45分钟内,肛温增加值比对照低0.35—0.46℃,血浆渗透压在整个受热期也稳定在正常水平。热环境下的活存时间也有明显延长。热环境下(DB37—40℃,RH47—65%)做中等强度劳动(4.63卡/分)的人多次饮用含多种电解质及维生素C,蔗糖等的等渗饮料,可提高饮水量,减少失水量,其肛温增加值,心率分别比饮白开水的低0.2℃和8.7次/分(p<0.05),血浆容量的减少也比饮白水的少4.2%(p<0.05)。文中提出在热环境下劳动时,为防止热损伤发生及提高耐热能力的补水方案。  相似文献   
2.
洛氏角毛藻复合群(Chaetoceros lorenzianus complex)指具有与洛氏角毛藻相似形态学特征的物种集合, 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近岸水域。近年国际上关于该复合群的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而我国相关研究仍较为滞后。为了弄清我国沿海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物种多样性, 明确物种信息, 厘清种间界限, 为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物种鉴定依据, 本研究陆续在中国沿海建立了该复合群的332个单克隆培养株系,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形态学研究, 基于核糖体大亚基编码基因D1-D3区序列, 构建了分子系统学关系。结果表明其形态聚类与分子系统学结论相一致, 显示我国洛氏角毛藻复合群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共鉴定到5个物种, 分别是并基角毛藻(C. decipiens)、优美角毛藻(C. elegans)、平孢角毛藻(C. laevisporus)、曼纳角毛藻(C. mannaii)和稀树角毛藻(C. pauciramosus)。研究表明传统认知的光镜下特征, 如群体特征、角毛走势等易变化, 其分类学价值需谨慎应用。角毛的超微结构, 如角毛孔纹的形状、大小、密度等是有效的种间区别特征, 休眠孢子亦是重要的物种识别依据。并基角毛藻和平孢角毛藻在我国沿岸的分布范围最为广泛, 而稀树角毛藻的分布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3.
海棠又名海棠花 ,是蔷薇科、苹果属的一种小乔木 ,高可达 7~ 8m ,原产我国北部各省。通常海棠的花期为4~ 5月 ;果期 8~ 9月。但因去年夏季冀东地区干旱少雨、持续高温 ,导致我校校园内有 50多年树龄的、已经大量桂果的 4株海棠树 ,于 8月上旬二度开花 ,呈现白色辐状小花与黄绿色球果同桂一枝的景象 ,招来人们的各种议论。实地观察到的生态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 )4株海棠均开白色辐状花 ,属海棠的变种 :白海棠。 2 )背阴枝条上没有新花 ;大量新花着生在向阳的枝条上。 3 )果实比较稠密 ,座果量大的枝条上很少出现新花 ;大量新花着…  相似文献   
4.
为了澄清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物种多样性, 并明确洛氏角毛藻和并基角毛藻的种间界限, 文章以广东沿海为例, 建立了洛氏角毛藻复合群的22个单克隆培养株系,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开展了基于生活史的连续形态学观察; 结合基于核糖体大亚基编码基因D1-D3区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 文章支持近年研究的观点, 认为“角毛基部并行融合”不是稳定特征, 不宜继续作为并基角毛藻的标志特征; 发现洛氏角毛藻形态相似藻株聚类在2个分支上, 确认了洛氏角毛藻确实存在隐藏的物种多样性。其中一类与目前认知的洛氏角毛藻最为接近, 而另一类在角毛孔纹、休眠孢子上存在明显区别。经过对洛氏角毛藻历史文献的对比研究, 发现洛氏角毛藻的物种界定存在混乱和模糊的情况, 如休眠孢子形态, 及其初生壳面是否具有二叉状分布结构等, 均存在相互矛盾或不一致的历史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