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用SB 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 (Naja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 (10 6℃ )与总平均巢温 (10 9℃ )无显著差异 ,但气温变化幅度 (- 2 0~ 37 4℃ )大于巢温变化幅度 (6 5~ 14 5℃ )。眼镜蛇体温变化幅度 (3 4~34 1℃ )介于气温和巢温的变化幅度之间 ,平均体温的个体间差异显著 ,总平均体温 (15 0℃ )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巢温。最低体温的平均值为 8 9℃ ,与经验估测的眼镜蛇低温耐受极限 (9 0℃ )相近。白天气温高于15℃时能见到巢外调温个体 ,其体温记录次数约占处于此条件下的个体总体温记录次数的 2 9%。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高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 ,亦高于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低于晚间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与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眼镜蛇在低温和缺乏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顺应者。气温高于 15℃时 ,进行巢外调温和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均与气温无关 ,表明眼镜蛇在气温  相似文献   
2.
棘胸蛙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饲养要求,并报道其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计翔  朱炳全等 《动物学报》2002,48(5):591-598
用SB-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Naja 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10.6℃)与总平均巢温(10.9℃)无显著差异,但气温变化幅度(-2.0-37.4℃)大于巢温变化幅度(6.5-14.5℃)。眼镜蛇体温变化幅度(3.4-34.1℃)介于气温和巢温的变化幅度之间,平均体温的个体间差异显著,总平均体温(15.0℃)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巢温。最低体温的平均值为8.9℃,与经验估测的眼镜蛇低温耐受极限(9.0℃)相近。白天气温高于15℃时能见到巢外调温个体,其体温记录次数的占处于此条件下的个体总体温记录次数的29%。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高于处于晚间和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亦高于处于白天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低于晚间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与处于晚间和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处于晚间和白天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与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眼镜蛇在体温和缺乏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顺应者。气温高于15℃时,进行巢外调温和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均与气体无关,无明眼镜蛇在气温相对较高且具有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调节者。将眼镜蛇持续暴露在9℃以下能导致其死亡,但短期将眼镜蛇暴露在耐受体温以下的热环境中对其无直接的致死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