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转录因子NFE2的异常表达在许多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被观察到,然而造成这种异常的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参与NFE2转录调控的元件和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中ChIP-seq数据和ATAC-seq数据预测NFE2基因的潜在增强子元件,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体外验证。随后,通过PRO-seq和GRO-seq数据结合RACE技术克隆这些增强子RNA转录本,经在线编码潜能预测工具分析认为其为lncRNA,通过RT-qPCR检测该lncRNA在不同白血病细胞系中和这些细胞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亚细胞定位。最后,通过慢病毒系统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和敲降该lncRNA以探究其功能。结果 鉴定出调控NFE2转录的3个增强子元件,分别位于NFE2转录起始位点-3.6k,-6.2k和+6.3k区域,这些元件插入NFE2启动子上游均能增强下游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表达。克隆出-3.6k增强子负链方向的转录本,将其鉴定为-3.6k-lncRNA。本研究发现,该lncRNA在K562、U937和HL-60这3种白血病细胞系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且均定位于细胞核内。当该lncRNA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NFE2水平随之提高,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抑制;当其被敲降时,NFE2水平相应降低而K562细胞增殖能力随之升高。结论 本文鉴定了调控人NFE2基因转录的3个增强子元件和一条增强子lncRNA转录本,并验证了该lncRNA对NFE2转录的正调控作用以及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凋落物输入刺激土壤胞外酶的分泌,加快凋落物中碳(C)、氮(N)、磷(P)等养分释放,但不同基质质量凋落物输入如何调控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特征仍不清晰。本研究以亚热带10年生米槠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输入原位微宇宙试验,分析了2021年4—8月、10月和12月不同凋落物输入对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AP)5种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无凋落物输入相比,米槠人工林凋落物输入对土壤酶活性、酶化学计量和矢量特征均无显著影响;而杉木人工林凋落物输入使5月土壤AP活性显著提高1.7%,使8月酶化学计量碳氮比、10月酶化学计量碳磷比和氮磷比分别降低3.8%、11.7%和10.3%,使10月土壤酶向量角增加到53.8°,表明土壤微生物存在显著磷限制。2)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生物量C、N分别是米槠和杉木人工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响应凋落物输入的主要影响因子。总体上,低质量(高C/N)的杉木凋落物输入在短期内更能刺激土壤胞外酶的分泌,加快凋落物分解,研究区域土壤微生物受到磷限...  相似文献   
3.
链格孢菌毒素对紫茎泽兰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以叶圆片法分析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毒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叶组织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链格孢菌毒素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Na^ 和K^ 渗漏量增加,膜脂过氧化加强,MDA含量上升;链格孢菌毒素处理的紫茎泽兰叶片中POD、APX和CAT的活性均较对照降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通过对CAR结构的ScFv单链可变区进行改造,构建并筛选具有更强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新型靶向人源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 (CAR)-T细胞。方法:构建靶向人源BCMA的CAR分子,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成功后转导健康志愿者的T细胞,制备Anti-BCMA-CAR-T细胞。将Anti-BCMA-CAR-T细胞作为观察组,普通T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其与RPMI-8226细胞共培养,采用CFSE染色的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两组体外增殖能力。采用荧光素酶化学发光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1:8、1:4、1:2、1:1、2:1、4:1)对RPMI-8226细胞的杀伤效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1:4、1:2、1:1、2:1、4:1)对RPMI-8226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CFSE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ITC信号明显左移,表明T细胞增殖能力越强。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相同效靶比时,观察组对RPMI-8226细胞的杀伤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荧光素酶化学发光实验结果显示,相同效靶比时,观察组对RPMI-8226细胞的杀伤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效靶比为4:1时,CAR170-T(未经改造的传统的ScFv)细胞和CAR174-T(经改造的ScFv)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达到了88.5±0.3 %和98.5±0.7 %。结论:通过对CAR结构的ScFv单链可变区进行改造后成功构建出的新型靶向BCMA的CAR-T细胞,它能保持较强的增殖活性且具有更强的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构建表达人CD19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荧光素酶(LUC)的SW620细胞株。方法:构建MFG-CD19质粒,进行逆转录病毒载体包装,与MFG-EGFP-P2A-LUC逆转录病毒载体共同转导SW620细胞,筛选出稳定且强表达的单克隆细胞株SW620-CD19-EGFP-LUC并扩大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与qPCR技术检测细胞CD19的表达、通过荧光素酶法对细胞系表面荧光素酶的表达和细胞系功能进行鉴定。结果:流式检测构建完成的细胞株中CD19阳性的细胞占比为99.9%,EGFP阳性的细胞占比为99.2%;荧光显微镜下能够明显观察到细胞的绿色荧光;qPCR检测结果表明细胞株中CD19的表达水平相比原始细胞株明显上调,并且能够激活CD19 CAR-T细胞对其进行杀伤。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稳定表达人CD19和荧光蛋白的SW620细胞株。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共价结合在异硫氰酸根末端磁性微粒表面,制备了具有超顺磁性的谷胱甘肽-磁性微粒亲和介质,以表面修饰有谷胱甘肽的磁性微粒为载体,建立了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融合蛋白的纯化体系。对100μL细胞裂解液纯化体系所需磁性微粒用量、谷胱甘肽-磁性微粒与细胞裂解液的孵育时间、清洗条件等进行了优化。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融合蛋白的纯度进行了检测,Bradford方法对融合蛋白进行了定量测定,对纯化得到的目的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每毫克异硫氰酸根末端磁性微粒对GSH的固定化容量为150μg,10 mg谷胱甘肽-磁性微粒可满足100μL细胞裂解体系中目的蛋白的纯化,最佳孵育时间为40 min,对GST融合蛋白的平均纯化量为516μg。本方法快速、简便,基于磁性微粒的分离还可实现自动化,对GST融合蛋白的纯化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尿素-硅胶和氯化亚铜-硅胶两次层析亚麻籽油,结果表明:尿素-硅胶层析后,亚麻籽油中只含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氯化亚铜-硅胶层析后得到了纯度高于90%的亚麻酸产品。运用外标定量法,以亚麻酸甲酯为标准品,样品总亚麻酸在0. 045~0. 677 mg/m L范围内回归方程为:Y=782 59x-686 8(R2=0. 999 9)。本研究为今后亚麻酸的纯化研究及工业生产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已经并将持续改变寒冷生物区季节性雪被厚度和覆盖时间,雪被厚度的减少可能影响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尤其是其早期分解过程中易分解碳的释放。该文研究了川西高山森林雪被去除处理后优势树种岷江冷杉(Abiesfargesii var.faxoniana)凋落叶总有机碳、热水/冷水可溶性有机碳、非结构性碳(可溶性糖、淀粉)在冬季(雪被形成期、覆盖期、融化期)和生长季(初期、中期、后期)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经过一年的分解,对照和雪被去除处理的凋落叶质量残留量分别为76.4%和86.2%,总有机碳残留量分别为60.5%和74.8%。(2)经过一个冬季分解后,雪被去除处理降低了凋落叶热水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糖的释放,而增加了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非结构性碳和淀粉的富集。(3)经过生长季分解后,雪被去除处理降低了凋落叶易分解碳释放,其中总有机碳、热水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非结构性碳、可溶性糖和淀粉的释放分别降低了36.3%、0.8%、43.7%、28.3%、21.7%和33.7%。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岷江冷杉凋落叶易分解碳释放受土壤冻融循环次数、脲酶活性、土壤温度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