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魏东  曾雯  常喜恩  朱泓 《人类学学报》2012,31(2):176-186
本文是对出土于新疆哈密黑沟梁墓地古代人骨的病理、创伤及异常形态的综合研究。通过检查,笔者发现齿科疾病、关节疾病、创伤等病理现象在该人群中都有一定频率的出现。在对这些现象进行客观描述的基础上, 本文对这些病理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反映出该批人群的生活状况做出推论。文中同时对骨骼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做了尝试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磨沟墓地保存情况良好的295例成年个体进行了头骨形态学的分析,其中283例(男性164例,女性119例)个体来自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距今大约4000-3500年,12例个体(男性7例,女性5例)出自寺洼文化时期的墓葬,大约距今3500-3000年,磨沟组齐家文化居民和寺洼文化居民在体质特征上具有一致性,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在与若干近代组和古代组的对比中,磨沟组古代居民则是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北组和华南组以及古代组中同处甘青地区的火烧沟组和核桃庄组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山东地区6处考古遗址出土的18例古代居民的骨化甲状软骨为研究材料,结合现代医学和法医学的研究,通过对甲状软骨骨化情况的观察分析以及部分数据测量,发现古代居民中骨化甲状软骨多保存骨板下缘、下结节以及上下角,而且骨化甲状软骨对古代居民性别和年龄的判断有一定指示作用。甲状软骨在骨化程度、进展速度以及骨化机制上存在性别差异,古代居民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保存骨化甲状软骨,且男性多见保存联合部中下段,女性并无个体保存联合部。另外在本文的骨化甲状软骨的两项测量数据上,男性明显大于女性。甲状软骨的骨化个体间差异很大,单独使用甲状软骨骨化规律进行年龄判断并不可取,但可作为一种参考依据来辅助判断。值得注意的是,保存有骨化甲状软骨且年龄明确的古代居民皆大于30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262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尤其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以及牙结石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得知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牙病的罹患率性别差异显著,女性龋病和根尖周病的罹患率高于男性,而在牙周病和牙结石的出现率上则是男性高于女性;2)牙病的罹患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3)龋病、牙周病及根尖周病多发于臼齿,牙结石多发于门齿;4)重度磨耗牙齿多发牙周病及根尖周病;5)牙病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磨沟组古代居民农业种植食物和采集食物并重的食物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云南宜良纱帽山滇文化墓地出土的颅骨进行了多项测量及非测量连续性性状观察。根据颅骨形态特征,纱帽山组古代居民应归入亚洲蒙古人种,并与东亚蒙古人种具有最多的一致性。通过与古代对比组对比发现,纱帽山组与时代较为接近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瓦窑沟组关系最为密切,与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火烧沟组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6.
山东安丘牟山水库遗址和广饶十村遗址的清代墓葬中出土了存在足部畸形的3例女性个体,结合历史记载以及近代缠足女性X光照片的对比,推测应为缠足后所产生的现象。通过观察其足部骨骼,总结出缠足畸形在骨骼标本上的几个特点:1)足部骨骼整体纤弱化,以跖骨最为明显;2)跖骨的跖跗关节处以及跗骨出现楔形改变;3)下肢骨肌嵴不发达,骨骼表面较为光滑,胫骨下端前缘出现关节面。缠足组与未缠足组进行对比发现,跖骨是差异最为明显的骨骼,且缠足组的肢骨粗壮度稍弱于未缠足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对体外低糖低氧(low glucose and oxygen,LGO)损伤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取出生后24 h内乳鼠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AP-2鉴定神经元。将细胞分为3组,即LGO组、LGO+Fg组、LGO+Fg+PD168393组。3组均予以低糖低氧处理48 h后, LGO+Fg组加入Fg,LGO+Fg+PD168393组加入F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PD168393),均处理细胞24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tubulin III(Tuj-1)表达,评价轴突生长;Western blot检测EGFR、p-EGFR在细胞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GFR下游调控蛋白(MAP-1B,CRMP-2)mRNA表达。结果 与LGO组比较,LGO+Fg组轴突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轴突长度较短、数量减少,p-EGF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MAP-1B、CRMP-2 mRNA表达下调;与LGO+Fg组比较,LGO+Fg+PD1...  相似文献   
8.
广西扶绥敢造遗址是华南新石器时代一处典型的河岸贝丘遗址,其人骨测年结果的上限为8488 BC,下限为6492 BC。本文对敢造遗址2014年出土的108例个体的999枚恒齿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显示居民的饮食结构应是以肉食为主并辅以富含淀粉的块茎类植物。该遗址居民的龋齿率高于部分农业人群,但远低于同为华南渔猎—采集经济的鲤鱼墩、甑皮岩和顶蛳山遗址,其原因应与食用块茎类植物的多寡有关。较高的牙结石罹患率(89.86%)可能与鱼类、贝类等高蛋白饮食有关。相比农业、游牧或狩猎人群,该遗址居民偏重的牙齿磨耗可能与食用含沙量较大的螺类、贝类等有关;肉类食物的食用导致该遗址居民上颌前部牙齿磨耗重于后部牙齿,而“上颌前部牙齿舌侧过度磨耗”现象的出现则与食用块茎类植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磨沟墓地保存情况良好的295例成年个体进行了头骨形态学的分析,其中283例(男性164例,女性119例)个体来自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距今大约4000~3500年,12例个体(男性7例,女性5例)出自寺洼文化时期的墓葬,大约距今3500~3000年,磨沟组齐家文化居民和寺洼文化居民在体质特征上具有一致性,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在与若干近代组和古代组的对比中,磨沟组古代居民则是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北组和华南组以及古代组中同处甘青地区的火烧沟组和核桃庄组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颗粒是由蛛网膜绒毛成组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有时会在颅骨内板上形成局限性压迹,当颗粒较大时会造成颅内局部骨质吸收,形成溶蚀状小坑。在以往的病理观察中,蛛网膜颗粒压迹多不作为观察统计对象,然其溶蚀状的形态却容易被误认为是某些病理性改变。本文通过对济南大辛庄、刘家庄、曲阜奥体中心等六个遗址出土的114例人骨标本的观察发现:1)蛛网膜颗粒压迹从古至今均表现出较高的发生率且两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2)蛛网膜颗粒压迹的最大径平均值大致在1-6mm之间,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现象。3)蛛网膜颗粒压迹的出现位置最常见于顶骨和额骨,枕骨部位相对少见,但不同年龄组间的出现位置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此外,蛛网膜颗粒在颅内形成的溶蚀状小坑易与一些以骨质侵蚀为特征的疾病相混淆,如颅内感染、颅骨板障表皮样囊肿、嗜酸性肉芽肿、脑膜瘤等,需注意对其特征加以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