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最大的是植物学,从1986年开始,我们以做好中小学生物学衔接为突破口,从教材、教法人手,进行提高植物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初一年级,特别是第一学期,实际是小学到中学学习的过渡阶段。刚进中学校门的学生对中学的学习一时还难以适应,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习负担明显加重,中学学习不仅在课程和课时上有所增加,而且知识内容也加深和增多,加之各科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抓得紧,因此往往会使一部分学生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失去学习兴趣,影响正常学习。二是在思维方法上,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刚刚形成,对一些微观的理论,在理解和记忆上有一定的困难。三是学习依赖性较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退变是一种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显著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目前,缺少椎间盘退变的有效干预和治疗手段,部分原因是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构建对于阐明该疾病的病理机制至关重要。椎间盘退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机械应力、结构损伤、生物化学与基因表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应用异常机械应力、结构损伤、生物化学或化学诱导和基因敲除等方式构建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生物力学是维持椎间盘稳态的重要因素,异常的机械应力会导致椎间盘退变。同时,椎间盘退变常伴随结构性损伤,椎间盘结构破坏也会导致椎间盘发生退变。此外,生物化学或化学诱导和关键基因敲除也会导致椎间盘退变。本文按照造成异常机械应力的因素将机械应力模型分为加压模型和失稳模型;按照椎间盘结构将结构损伤模型分为髓核与纤维环损伤模型和软骨终板损伤模型。总结了生物化学或化学诱导模型以及新型的基因敲除模型。讨论了不同类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可能应用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由于与人类的生存、人民的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科学之一。与此同时,又由于近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客观上影响了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开展好各种生物教研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教研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江苏省近几年的生物教研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骨干四师,推出学科带头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理论与生物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施生物学新课程中,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建构生物学知识,有利于转变生物学教学理念,实现生物学新课程目标。建构主义的两种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与抛锚式教学策略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曹惠玲 《生物学通报》2000,35(10):21-22
为了适应江苏的经济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根据江苏省教委“整体规划 ,分布实施 ,逐步到位”建设义务教育教材的要求 ,从 1 994年开始 ,我省组织部分高校教授和中学教师编写了初中生物教材。这套教材以“求实、求新、求活”为编写原则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体现江苏特色。本文简介该教材特点。1 求实———教材内容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和有效的实用性1 .1 注重生物学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厚的知识面 教材按照小综合体系的要求 ,以生理为中心 ,结构为生理服务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对大纲中规定“掌握”、“理解”层次的内容 ,教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黏度组42例和低黏度组48例,分别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ODI)评分、椎体中间高度和Cobb角变化。结果:高黏度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少于低黏度组(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黏度组骨水泥总渗漏率低于低黏度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NRS评分、ODI评分、椎体中间高度和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R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较术前降低,椎体中间高度较术前升高,且高黏度组NR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低于低黏度组,椎体中间高度高于低黏度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较低黏度骨水泥更佳,术后总渗漏率更低,脊柱畸形矫正、脊柱功能恢复更佳,同时疼痛也明显降低,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