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肝病良性终末期表现。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肝脏移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供体肝脏来源限制,且费用昂贵。近年来开展的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为肝硬化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BMSCs主要包括造型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可塑性,体外通过生长因子,体内利用特定微环境均可诱导BMSCs分化为肝前体细胞和成熟肝细胞,并明显改善肝功能。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研究亦表明,BMSCs具有来源丰富、费用低廉、损伤小、自体移植不栓塞、无排斥反应等优点,为治疗肝病带来了新思路,有望成为生物人工肝的细胞来源。本文就BMSCs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现状,尤其是移植途径以及在肝脏内定居、迁移和分化机制的示踪观察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从事肝病研究的同仁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BMSCs移植从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的描述,展示BMSCs在肝硬化治疗方面良好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IFN抗HBV疗效,实现感染细胞水平上的抗病毒性肝炎导向治疗,我们将抗HBsAg单克隆抗体(McAb)的F(ab')2片段与IFN文联,所得交联体称为乙型肝炎导向干扰素(T-IFN)。应用HBVDNA转染细胞系(2,2,15细胞)作模型,对T-IFN进行了体外抗HBV实验: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HBsAg、HBeAg和HBVDNA水平的变化,结合细胞存活率来评价其抗HBV活性,并与游离IFN和McAb以及二者的混合法(Mix)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经12天作用,T-IFN在细胞存活率、对HBsAg和HBeAg抑制率及时HBVDNA抑制作用等方面均优于游离崳桑疲巍ⅲ停悖粒夂停停椋裕椋疲魏鲜逝ǘ任保担埃啊常埃埃埃桑眨恚欤谡庖慌ǘ认拢赴婊盥省荩罚梗叮ィ龋拢螅粒缫种坡剩担罚场叮罚叮ィ龋拢澹粒缫种坡剩矗埃薄担保玻ィ危模猎冢保妫缢揭韵拢欢嘤εǘ鹊模桑疲巍ⅲ停悖粒夂停停椋模危猎冢欤穑缢揭陨希龋拢螅粒绾停龋拢澹粒缫种坡示陀冢裕桑疲巍L崾荆砸唬桑疲慰赡茉诓《荆危模粮粗啤⒉《镜鞍缀铣杀泶锏榷嘞罨方谏戏⒒右种谱饔谩#裕桑疲慰梗龋幔中Ч庞冢桑疲巍  相似文献   
3.
甲型流感病毒PR8株两次注射治疗S180腹水瘤小鼠(6周龄),第一次注射后小鼠存活率为52%,间隔不同时间二次注射PR8,小鼠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达60%—90%;小鼠植入S180细胞后第2、5、7、10天分别给予病毒治疗,其存活率分别是70%、35%、17.5%和0,对照组则100%死亡。为观察荷瘤鼠体内抗病毒抗体对疗效的影响,首先用PR8免疫小鼠,待产生抗体后植入S180细胞再行病毒治疗,小鼠存活率为62.5%;而未经病毒免疫过的荷瘤鼠,其存活率仅33.3%。PR8治疗“老”龄荷瘤鼠(10月龄),存活率为0,平均生存时间为22.3天,对照组为20.5天。环磷酰胺可增加病毒对瘤细胞的感染率,二者协同作用,能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TnⅠ、CK-MB、MYO及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ACS患者7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2例,同期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实验对照组;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cTnⅠ、CK-MB、MYO及BN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并分析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ACS组血清cTnⅠ、CK-MB、MYO及BNP水平分别为(9.27±7.25)μg/L、(239.50±213.27)ng/ml、(37.06±21.60)ng/ml、(632.11±293.20)pg/ml;AS组分别为(1.32±0.57)μg/L、(63.34±31.02)ng/ml、(19.48±8.04)ng/ml、(125.20±6.57)pg/ml;对照组为(0.17±0.06)μg/L、(30.02±15.23)ng/ml、(14.06±3.19)ng/ml、(47.52±21.30)pg/ml;ACS组患者血清cTnⅠ、CK-MB、MYO及BNP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SA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0.025),高于BNP曲线下面积(0.823±0.031)(P=0.037);4项指标联合检测ACS患者的敏感度(92.3%),高于单项检测86.0%(P0.05)。结论:检测血清cTnⅠ、CK-MB、MYO及BNP对于判定心肌缺血和损伤程度有重要价值,各项指标之间有互补作用,联合检测可为ACS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给病毒治愈的S180荷瘤小鼠腹腔内植入不同剂量的S180细胞和Ehrlich细胞,随着S180细胞的植入量的增加,其存活率从9-%下降至15%,与植入的S180细胞量成反比。而用EhrLich腹水瘤细胞入病毒治愈的S180小鼠,5000/只和10000/只两组各存活10%,其它组100%死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