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显微分光光度法,对染色体脆性位点的部位进行了显微光谱学研究。实验证明,带有脆点的染色体其DNA含量大多数趋向减少,少数略有增加,推测染色体脆性部位的产生是由于染色质DNA在高度凝缩形成中期染色体过程中超旋结构改变的结果。 The position of fragile sites in human chromosome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micro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DNA in chromosome with fragile sites decreases in most condition. We can suppose that the fragile sites of chromosome is caused by the superhelix structure changes of chromosome DNA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metaphase chromosome which is formed in high condensation.  相似文献   
2.
AT┐AC内含子及其剪接机理的研究进展滕胜明镇寰(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2)关键词AT-AC内含子剪接机理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内含子,它在mRNA前体中存在的比例不到0.1%,其剪接位点高度保守的双核苷酸为AT和AC(AT-AC内含子...  相似文献   
3.
张伟  明镇寰 《生命科学》2006,18(1):80-83
组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可调节染色体的多种功能,例如基因表达和染色体分离等。研究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可诱导分化、生长阻断和肿瘤细胞凋亡,目前HDACIs正作为抗肿瘤药物进行临床试验,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人们对于HDACIs在生物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细胞为何会有不同的应答途径却关注甚少。本综述通过讨论HDACIs对周期和非周期细胞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抑制结果,来阐明组蛋白乙酰化模式的动力学特征,特别是对基因组异染色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糖体是一个以RNA和蛋白质为基础的合成蛋白质的分子机器.其复杂的结构使它长期被结晶学家视为该研究领域中的喜马拉雅山.最近在核糖体结构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首次在核糖体及其亚基高度复杂的电子密度图上定位了几种已知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和许多双链rRNA区,并揭示了亚基界面的精细结构和tRNA、mRNA和核糖体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以往人们通常用氯化铯梯度超速离心法、甘油梯度超速度离心法等方法纯化噬菌体。采用这些方法,虽然可以获得纯净的λ噬菌体颗粒。但需要昂贵的试剂和仪器。操作也冗长繁琐。我们采用并改进了Reddy的方法,首先用DE_(52)纤维素柱层析纯化λ噬菌体颗粒,然后用酚抽提,从提纯的噬菌体中分离DNA,这个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氯化铯梯度超速离心,也不使用SDS、蛋白酶和核酸酶。  相似文献   
7.
CAAT结构是一种在真核生物启动子中普遍存在的顺式作用元件。CBF,又称为NF -Y、CP1,是一个CAAT特异性转录因子。在转录过程中 ,CBF与CAAT特异性结合 ,共同调控启动子的转录 ,本文综述了CBF的结构及其在转录中的作用。1CAAT结构CAAT结构存在于由RNA聚合酶Ⅱ所转录的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近端启动子中〔1〕,它与其他的启动子元件相互协调 ,一起控制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在高等的真核细胞启动子中 ,CAAT一般位于 -80区〔2〕。对不同物种的某些基因进行比较 ,发现CAAT结构在启动子上的位置以…  相似文献   
8.
9.
研究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3)-I碱基变异与功能的关系。构建表达载体pET28a-aac(3)-I,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DE3),筛选到阳性克隆送测序。然后在体外对aac(3)-I基因进行易错PCR改造,筛选到一株阳性克隆测序后发现7处碱基变异,其中C272T、T373C引发了氨基酸的变异,分别对应:Ser91Phe、Tyr125His。以琼脂稀释法检测不同克隆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表明变异株MIC较突变前下降64倍(庆大霉素)、4倍(阿米卡星)、8倍(依替米星)。为进一步了解和阐明耐药酶AAC(3)-I与底物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介体: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体,最早在酵母中发现的由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复合物,是 RNA 聚合酶Ⅱ通用转录装置的基本组分,在真核 mRNA 合成的活化和阻抑中起着关键作用 . 调控信号可以通过中介体构象的改变而传递,影响转录的起始过程 .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哺乳动物中介体的亚基组成及其相关活性,揭示了从酵母到人类中介体结构和功能在进化上惊人的保守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