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虫夏草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幼虫体后发育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的僵死幼虫的复合体,与人参、鹿茸齐名,为我国三大珍贵滋补防病中药材。冬虫草源流于我国,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和甘肃等省,从冬虫夏草的基本概况、生物学特性、理化成分、人工培育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冬虫夏草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程。  相似文献   
2.
昆虫的抗菌蛋白及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连根  徐俊良 《昆虫知识》1999,36(2):119-122
从种的数目和个体数目来看,昆虫在当今地球上是最为繁荣的一类生物,遍布于地球的陆、水、空各处。昆虫能保持如此繁荣,是因为它具有优于其他生物种的生殖能力、活体防御能力等。昆虫的活体防御机能有多种,其中作为体液防御因子之一的抗菌蛋白倍受人们注目,在此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随着抗菌蛋白结构和编码基因的解析以及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改变抗菌蛋白研究的深入,昆虫抗菌蛋白在医药、农业等方面的利用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本文中我们就已分离得到的昆虫主要抗菌蛋白及其作用机理和利用前景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4.
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控制着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发育,研究染色体的组型和行为对于更好地改造、利用真核生物是至关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作为害虫生物防除剂、中药材、经济昆虫病原真菌等被利用和研究[1~3]。然而,极大部分昆虫病原真菌属于半知菌类,缺乏有性生殖世代,核分裂时观察不到染色体凝缩,同时由于其染色体很小,又不具有足够数目的基因标记,所以难以用核染色和杂交等方法进行核型分析和遗传育种的研究,也难以用遗传学方法和细胞学方法测定其染色体数目和大小。另一方面,昆虫病原真菌D…  相似文献   
5.
家蚕病原球孢白僵菌的原生质体再生回复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连根  徐俊良 《菌物学报》2000,19(2):223-229
家蚕病原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性状及再生回复,并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技术分析了其核型。以6mg/mLDriselase为酶解液,0.7mol/LNaCl液(pH5.8)为渗透压稳定剂,在30℃下轻轻振荡处理幼嫩菌丝1.5h,是原生质体分离的适宜条件。原生质体的无核率为26.5%,有核率为73.5%,其中单核率为53.5%。再生回复的形式可观察到三种,其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以0.7mol/L葡萄糖较为适当。球孢白僵菌至少具有6条染色体,估算大小为2.5~6.6Mb,核型大小为26.5Mb。  相似文献   
6.
神经肽是一类由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用于调节生物胞间信号传递的信号分子,其信号分子的膜定位、相应胞内信使的激活以及一系列级联反应的引发,是由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分子来完成的。神经肽及其受体能够调控昆虫的几乎所有生命活动,在昆虫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家蚕Bombyx mori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物种,是昆虫生长发育与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模型。特别是家蚕基因组测序完成后,越来越多的家蚕神经肽及其受体被鉴定,并发现其在家蚕的生长发育、取食消化、蜕皮、滞育、繁殖、吐丝结茧等各种生理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家蚕重要神经肽的种类及其对家蚕取食消化、蜕皮变态、生殖发育等的调控作用,探讨了神经肽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而激活细胞内ERK、TOR等下游信号通路的分子作用机制,以期为昆虫神经肽及其受体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以此推进家蚕功能基因的研究,促进蚕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催青方式对二化性家蚕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明催青和15℃暗催青分别诱导二化性家蚕Bombyx mori 产滞育性卵和非滞育性卵。此前我们的研究表明, 上述催青处理的二化性家蚕H2O2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是昆虫清除H2O2的关键酶。为了进一步明确家蚕滞育过程中H2O2代谢的调控机制, 用RT-PCR测定了上述两种催青处理对二化性家蚕CA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25℃明催青显著提高了滞育诱导和决定阶段的CAT mRNA 水平和CAT活性。滞育性卵的CAT mRNA水平在产后24 h形成峰值, 在72 h后消失; CAT活性在96 h前上升, 120 h后保持于低水平。非滞育性卵的CAT mRNA水平和CAT活性都随着胚胎发育而上升。可见, 25℃明催青诱导二化性家蚕子代滞育可能是通过影响CAT基因表达来调节H2O2水平。  相似文献   
8.
化性是家蚕的一种重要性状,不仅受遗传基因控制,还受温度、光线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介绍了家蚕化性变化的因素及其机理,并根据家蚕化性的特性,论述了养蚕生产上调控家蚕化性以提高丝量丝质、防止生种与再生卵发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眠性是家蚕的一种重要生理现象,除受眠性基因控制外,还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调控家蚕眠性及其变化,主要通过脑激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这3种激素分泌来实现。从家蚕眠性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调控机理,论述了养蚕生产上防止蚕眠性发生变化的技术措施,以及诱导蚕眠性变化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赵林川  时连根 《昆虫学报》2010,53(12):1333-1338
即时浸酸在阻止家蚕Bombyx mori卵滞育发动的同时, 显著提高了家蚕卵H2O2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GSSG)的比值是一种氧化胁迫状态的动态指标。为了调查即时浸酸是否造成滞育家蚕卵氧化胁迫, 本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滞育家蚕卵和5 min即时浸酸滞育家蚕卵中GSH和GSSG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活性。结果表明: 处理后24 h, 即时浸酸处理家蚕卵的总谷胱甘肽(GSH+2GSSG)含量、 GSH含量、 GSSG含量、 GSH/GSSG比值和GST活性分别相当于同期滞育家蚕卵的204%, 78%, 550%, 14%和97%。据此推测, 即时浸酸在阻止滞育发动的同时, 可能通过促进GSH氧化为GSSG, 而显著降低了GSH/GSSG比值, 使家蚕卵处于过氧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