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小鼠结直肠自发肿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小鼠结直肠自发肿瘤模型。方法:用雄性Ap~(Mn/ )基因突变小鼠与雌性BubR1~( /-)基因敲除小鼠交配。得到的子代小鼠,按基因型分为Wild Type,BubR1~( /-),Apc(Mn/ ),和BubR~(1 /-)Apc(Mn/ 4)组,每组7只,观察各组肠组织肿瘤数目、大小和位置,行HE染色后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各组结直肠β-catenin的表达。结果:①BubR1~( /-)Apc(Mn/ )组小鼠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较Apc(Mn/ )组有显著差异(P=0.008)。②BubR1或Apc单独缺失组小鼠结直肠中β-catenin蛋白除在细胞膜表达外,在细胞质也有弱阳性表达;而BubR1~( /-)Apc(Mn/ )组小鼠结直肠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多为细胞质表达和(或)膜浆共表达,部分合并细胞核表达。结论建立小鼠结直肠自发肿瘤模型对于筛选抗肿瘤药物和研究肿瘤发生机制具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BubR1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有丝分裂检查点基因家族Mad3的同源基因,其编码蛋白BubR1是一个多结构域蛋白,在监测细胞有丝分裂前中期向后期转化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BubR1可以通过自身或作为MCC的成分抑制APC的活性,从APC隔离Cdc20或者通过连接到微管驱动蛋白cENP—E,激活有丝分裂检查点信号级联放大。近年来关于BubR1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理等研究工作颇为引人关注。这些研究表明:人BUBR1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5q14-21,其编码蛋白BubR1在整个有丝分裂中聚集在外层动粒板;BubR1缺陷导致对DNA损伤的妥协反应,它的完全切除导致大量细胞凋亡甚至胚胎致死;BubR1单基因剔除可增强剔除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肿瘤发生;BubR1表达减少至10%的导致一系列早老相关的表型出现;BubR1 /-Apcmin/ 复合突变提示BubR1和Apc相互作用调节中期一后期转化,这一反常现象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基因组稳定性、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作用。本文将对BubR1蛋白就以上内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