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该实验室已建立的检测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基因的套式RT-PCR方法进行优化。方法:从SAPS病人的嗽口水标本中提取RNA,调整套式PCR的退火温度,扩增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部分基因。扩增出的阳性片段连接入pGEM-T载体中,测序后比较其与已知SARS冠状病毒的同源性。结果:通过改变PCR条件,成功从一SARS病人的嗽口水中扩增出SARS冠状病毒多聚酶部分基因。结论:针对不同标本优化PCR反应条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位点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登革病毒,鉴定流行株的血清型及其毒力。对其中两分离株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可能的毒力位点变异。方法:采集临床诊断为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91份,接种于C6/36细胞分离病毒,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及分型。并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和空斑试验,测定分离株的毒力。扩增2株分离株E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变异位点。结果:在91份血清中经2~3次传代分离出8株病毒,鉴定为登革1型病毒。在E蛋白影响毒力的3个区段中,两分离株有3处存在变异。结论:推测此次广州地区流行登革热可能由DEN 1型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株的毒力较弱。毒力减弱可能和其基因位点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3.
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的急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DHF/DSS以高热、出血、休克、高病死率为主要特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将编码登革病毒2型(DV2)氨基末端80%的E蛋白的DNA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XN2 AG强启动子下游,构建成DV2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XN-E.间接免疫荧光显示其可在COS-7细胞中表达.ELISA法检测pCXN2-E DNA免疫BALB/c鼠血清中的E抗体变化和维持规律,结果显示三次免疫后2周已有抗体产生,15周时仍维持较高的水平;血清空斑减数中和实验显示其中和滴度高于1640;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检测DNA免疫鼠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与注射空载体pCXN2的阴性鼠相比,CD4+淋巴细胞水平略有上升,CD8+细胞水平有较大升高(p<0.01);动物保护性实验结果显示,当用致死剂量登革病毒攻击免疫鼠时,其保护率为60%.以上结果表明pCXN2-E在实验动物内表达出的DV2E蛋白可以诱导免疫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尤其是MHC-Ⅰ限制性杀伤性CD8+T淋巴细胞水平的提高对清除病毒是十分有利的.因此,DV2 E DNA免疫为登革病毒DNA疫苗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omp1基因VS1和VS2序列的同源性和变异性。方法巢式PCR扩增VS1-VS2基因,自动测序仪测定核苷酸序列,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个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扩增出大小453bp的VS1-VS2基因。VS1区域序列比对显示血清群B和中间群的VS1核苷酸序列相对保守,而血清群C各型VS1区域表现出较大的核苷酸变异,型间显示1~9个核苷酸替换,且发生在中心区域。血清型VS2序列较VS1存在更多的变异,血清群B中各血清型间均存在2~19个核苷酸的改变,血清群C表现为4~8个核苷酸差异,中间群的F和G型之间存在6个核苷酸差异。结论阐明VS1和VS2区核苷酸的多态性,为下一步进行该蛋白表达和构建寡核苷酸型特异性探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常见感染菌菌壁成份脂多糖(LPS)在自身免疫性眼病-葡萄膜炎的致病作用.方法:用视网膜抗原IRBP和福氏完全佐剂免疫B10.RⅢ小鼠,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在免疫动物同时添加LPS.免疫19天后检查迟发型变态反应(DTH);21天处死小鼠,收集腹股沟淋巴结和髂动脉淋巴结细胞,检测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LPS加重B10.RⅢ小鼠EAU的发病;增强DTH反应;增加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和IL-17、IFN-γ的分泌.结论:LPS能够促进EAU发病,从而证明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参与如葡萄膜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通信网络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年轻人佩戴的手机却无法满足于老年人,而老人也有着自己朋友也想打电话沟通,这使得配置一款新型的老人手机迫不及待,项目组在当下最流行的android系统平台,发开一款可以用方言能自动识别的老人手机,能较好的满足方言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从SARS冠状病毒(GD322株)组织培养上清中提取RNA,进行RTPCR扩增其M基因并克隆到巴氏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aB,电穿孔法将重组体整合人酵母菌P.pastoris,经抗生素Zeocin筛选产生的转化子进行表型鉴定,取Mut^-菌用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其表达产物。Mut^-酵母转化菌经甲醇诱导可分泌表达约65kDa和42kDa的蛋白质,与SARS恢复期病人血清的免疫印迹证实它们为特异的重组M蛋白质,且获得的重组M蛋白质具有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中国广东地区SARS—CoV细胞培养模型。方法:通过将SARS—CoV广东地区分离株GD322在Vero E6细胞中连续传代,检测TCID50,获得稳定的细胞模型。利用此细胞培养模型,对不同温度、紫外线等条件下SARS-CoV的存活时间进行了比较。对重组人复合干扰素α抗病毒效果进行了筛查。结果与结论:SARS—Co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普通冠状病毒强,对重组人复合干扰素α有较高的敏感性,抑制指数达4.9。  相似文献   
10.
李思佳  杨谨  方丹  宋丹 《生态学报》2023,43(9):3473-3487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交叉现象严重,深入研究京津冀区域各产业链路径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区域协同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环境扩展投入产出分析对2002—2017年京津冀区域消费端碳排放进行核算;利用结构分解分析识别京津冀区域碳排放的驱动因素;通过结构路径分解进一步从微观产业链层面追溯引起京津冀区域碳排放变动的关键路径及其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形成是构成京津冀区域消费端碳排放的主要需求类别;经济规模和人口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碳排放强度对碳排放起到显著抑制作用,区域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对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碳排放影响存在差异;从产业链路径来看,不同碳排放驱动因素对京津冀区域不同产业链路径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不同,应聚焦具体路径,实施上下游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