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湘北地区三化螟种群消长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湘北 4 9年水稻三化螟 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种群密度消长的历史资料 ,着重分析了 1996~ 1998年连续 3年三化螟在湘北猖獗为害的原因 ,即中稻、一季晚稻面积增加 ,杂交中、晚稻“双两大”的推广 ,晚稻的大面积早插都便于三化螟辗转繁殖为害 ;稻田春收作物——油菜的大面积种植 ,增加了三化螟的有效越冬虫源 ;水稻播期拉长及品种的多元化和栽培方式的多样化 ,使水稻危险生育期与蚁螟盛孵期吻合度加大 ;三化螟对农药的抗性增强和主害代发生期变得不整齐 ,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桃源三化螟和二化螟生态分布及其演替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彬  文承志 《昆虫知识》2003,40(5):458-460
对湖南省桃源县 1 95 0年至 2 0 0 0年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发生动态、演替规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耕作制度的变革是引起螟虫分布演替的根本原因 ,二化螟、三化螟各自的生物学特性是引起其种群分布演替的内在原因 ,而化学防治是其中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