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5,IRF5)在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 R)特异性T、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疾病的发生存在的可能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不同发病时相大鼠血清中IRF5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早期晚期发病时相CD4+T细胞以及CD45R+B细胞中IRF5的表达情况;Q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体外ACh R刺激不同时间点的T、B细胞中IRF5的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IRF5高表达于EAMG大鼠的晚期发病时相的血清中,并随着疾病进程的不断加重呈现逐渐增高的表达,与CFA对照组大鼠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结果表明,来自EAMG大鼠早、晚期发病时相的无论是淋巴结还是脾脏中的ACh R特异性T细胞均高表达IRF5,且与CFA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而B细胞中IRF5的表达即便是在晚期发病时相也与CFA对照组无明显区别;QPCR结果发现,EAMG晚期发病时相的ACh R特异性T细胞在经过ACh R体外刺激0 h,72 h后,均可见IRF5 m RNA水平的高表达,而B细胞中IRF5的m RNA水平则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进一步证实,IRF5蛋白水平在ACh R特异性T细胞中呈现高表达。结论:IRF5是通过对ACh R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调控进而参与EAMG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