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毫克,一日一次,连用8天,比较两组治疗9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0天及180天的随访情况。结果:治疗9天内及随访30天、180天期间,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及中度出血,肾功能不全组轻微出血8例,肾功能正常组轻微出血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对于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当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当血尿酸水平男性大于7.0 mg/dl,女性大于6.0 mg/dl称为高尿酸血症。作为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疾病,高尿酸血症以往仅侧重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等的诊断与治疗。目前新近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尿酸水平增高通常早于高血压的发生与进展,干预尿酸水平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随着高血压研究的全球化深入,对于尿酸及尿酸水平增高的流行病学、基础学与临床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对尿酸的合成与代谢;高尿酸血症成因及其与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高尿酸血症通过引发一氧化氮合成水平减低、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机体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方面所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高尿酸血症干预治疗对于高血压病的转归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内皮素(Endocilin,ET)、肾上腺素质素(Adrenomedullin,ADM)在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正常人和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既往未服用过降压药物)患者血浆中尾加压素、内皮素、肾上腺素质素的血浆含量。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中U-Ⅱ、ET及AD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275±1.257 pmol/L vs 1.802±0.639 pmol/L,P0.01),(65.884±10.882 vs 51.831±6.488 pmol/L),(38.467±10.496 vs21.319±5.646 pmol/L)。患者血浆中U-Ⅱ水平与收缩压(r=0.371,P0.01)及舒张压(r=0.262,P0.01)水平呈正相关。血浆中U-Ⅱ水平与E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ET=0.08,P0.05),血浆中U-Ⅱ水平与ADM水平正相关(rADM=0.253,P0.05)。结论: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共同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U-Ⅱ、ET及ADM的含量变化可能作为高血压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磺达肝癸钠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164例接受PCI治疗的NSTEMI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磺达肝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那曲肝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第10天的心脏事件(死亡、再梗死)及不良反应(出血)的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心脏功能(LVEDV、EF)及第30天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第10天的死亡率[2.4%(2/82) vs. 3.7%(3/80),P=0.630]、新发梗死率[3.6%(3/82) vs. 5.0%(4/80),P=0.724],第30天的死亡率[1.2%(1/80) vs.6%(2/77),P=0.538],严重出血发生率[1.2%(1/82) vs. 2.5%(2/80),P=0.5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磺达肝癸钠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3/82) vs. 12.5%(10/80),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APTT(30.02±2.10) vs.(29.24±1.84),t=2.512,P=0.013;PT (13.62±1.34) vs.(12.24±1.20),t=6.89,P=0.000],心功能明显改善[LVEDV (35.80±1.62) vs.(36.25±1.22),t=1.993,P=0.048;EF(42.25±0.34) vs.(42.15±0.26),t=2.099,P=0.037]。结论:磺达肝癸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治疗中的抗凝效果优于那曲肝素,其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更好,且出血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