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CYP3A5*3与白血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关联.方法:入选2004年7月至2011年6月间确诊的急性白血病儿童52名,用PCR-RFLP方法测定CYP3A5*3突变,同时收集病人常规资料和不良反应.结果:白血病儿童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口腔黏膜损害、一过性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且CYP3A5*3/*3病人相对于其他两组,更易于发生白细胞减少和粘膜损害.结论:CYP3A5*3与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白血病治疗效果预测基因.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发病率排在第二位的认知障碍性疾病,以白质损伤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胶质细胞的激活为主要病理表现。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且不能有效逆转损伤、减缓疾病的进程,因此,对新药物的研发存在迫切的需求。肌肽(β-丙氨酰-L-组氨酸)是由β-丙氨酸和L-组氨酸两种氨基酸组成的天然二肽,能够由外周进入神经中枢系统,转变成组氨酸后成为组胺,是体内组胺的天然储存库,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肌肽对血管性痴呆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肌肽-组氨酸-组胺的途径,而是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氧自由基的产生、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髓鞘的退化发挥保护作用,由此证明肌肽对于血管性痴呆有着潜在的临床治疗作用。本文针对肌肽对血管性痴呆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