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应用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4小时缺氧组、12小时缺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中和抗体组、IgG组以及对照组.测定大鼠神经干细胞经缺氧培养后的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以及EPO的表达变化。结果:单细胞培养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4小时缺氧组和IgG组克隆形成率明显增高;中和抗体组无明显变化;12小时组克隆形成率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缺氧4小时后,EPO蛋白在预处理后即刻出现表迭,4h达高峰,8h仍有部分表达。结论:短时间缺氧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长时间缺氧则作用相反。缺氧对NSCs增殖作用的影响可能是由EPO介导产生。  相似文献   
2.
3.
颈性眩晕是指因颈源性因素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患病率非常高,临床表现为眩晕、颈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肩背痛、心悸、出汗等,症状不但复杂,而且不典型,患者常同时患耳鼻喉科与神经内科的疾病。研究表明,50岁以上的眩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其伴随症状的复杂性和高患病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目前,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仍未完全明确,常造成误诊、误治,且尚无一种治疗手段能够彻底治愈此病。手术治疗此病较少,临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手法推拿按摩治疗、牵引治疗、针灸及理疗以及中、西医药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本文主要对保守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是一种以小脑扁桃体下疝入枕骨大孔为特征的先天性畸形,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该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诊断主要依赖于MRI。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监测手段、随访条件以及治疗方法等,专家们还未能达成共识。根据Chiari畸形解剖上的异常将其分为四型,分型有利于术式的选择,尽管关于分型的争议较多,但Hans Chiari分型仍最普遍被临床广为接受和应用。Chiari畸形临床表现多变,根据常见主要症状及体征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手术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唯一有效方法,针对不同病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小脑扁桃体切除及枕大池重建术、脊髓空洞分流术等,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得到改善。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治疗会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目前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治疗的最新观点。方法:通过网络检索CNKI和Pub Med数据库等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性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主要以"total joint arthroplasty;venous thromboembolism;prophylaxis"为关键词。结果:三份权威临床指南(ACCP、AAOS、NICE)最近均有更新;更新后的三者都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对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治疗是必要的;都建议对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进行药物结合机械的综合预防措施;认为单独的机械预防同低分子肝素一样有效;都肯定了新口服抗凝药物及fondaparinux的临床疗效;在不推荐对无临床症状的患者行超声检查、不推荐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网问题上达成了部分共识;但在最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的持续时间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地位问题上存在争议,甚至意见完全相左。结论:目前的指南虽然部分意见尚不统一,但基本原则已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急性脊髓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严重疾患,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重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中细胞移植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现状,其中对移植细胞的来源,移植的时机,移植的途径以及细胞移植存活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做了重点阐述。同时对增加移植细胞存活率的预处理方法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mTOR和PTEN蛋白在实验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在脊髓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脊髓组织内mTOR和PTE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免疫组化法和RT-PCR两种方法结果均显示,脊髓损伤后mTOR表达明显下降,而PTEN的表达明显增加;两者呈负相关(r=0.862,P<0.01).结论:PI3 K/PTEN/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中重要的调节位点和节点PTEN在实验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而mTOR的表达明显降低.提示该信号转导通路在介导实验性脊髓损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影响腰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下肢症状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腰间盘突出症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射频热凝及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不同阶段的先后应用,进行疗效观察。单纯通过射频热凝治疗方法,治愈率为20.67%;单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率为21.23%;两种方法先后协同使用,治愈率为48.04%。结论: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其下肢症状的产生既有椎管内病变因素,又有椎管外病变因素,其中,椎管内外病变的共同影响,是下肢症状产生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