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野生短瓣金莲花种子为材料,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培养基类型及激素组合对短瓣金莲花根茎部位形成的愈伤组织、不定芽增殖及生长的影响,建立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体系,为短瓣金莲花快繁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用600 mg·L-1 GA3溶液浸泡48 h后并用0.1% HgCl2溶液灭菌20 min的种子发芽效果最好;(2)适宜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0.5 mg·L-1 6-BA+0.1 mg·L-1 NAA;(3)适宜于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不添加激素的MS。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乙肝表面抗原阴性(HBsAg阴性)母亲及其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抗-HBs滴度水平,从而为今后针对该特殊人群进行更好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5月~2010年10月,对陕西省227对HBsAg阴性母亲及其婴幼儿(月龄为8~24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对母婴血清抗-HBs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母亲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5.4%,抗-HBs平均滴度为12.88 mIU/mL(95%CI:8.91-18.19)。婴儿乙肝疫苗首针、第二针和第三针的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5.2%,93.8%和85.9%。婴儿抗-HBs阳性率为77.1%,抗-HBs平均滴度为37.15 mIU/mL(95%CI:28.18-48.98)。结论:婴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较高,但三针全程及时接种率仍需提高。母亲抗-HBs阳性率较低,应当重视HBsAg阴性孕龄妇女的乙肝疫苗接种及乙肝标志物的检测,从而提高该人群的乙肝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的产妇孕期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连续收集的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行孕期检查并分娩的113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所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出生时血清HBsAg阳性的新生儿为病例组,其余均为对照组,收集产妇孕期及产时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数线性模型等方法分析与宫内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113例新生儿有3例发生宫内感染.病例组产妇孕中期有性行为、HBVDNA阳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二者之间符合相乘模型,OR值及95%CI为127.00(4.73-340.51),有协同作用.其他因素与HBV宫内感染无统计学关联.结论:孕中期性行为及产妇HBV DNA阳性可能增加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