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于两性生殖的昆虫而言,两性交配过程是产生后代及维持种群繁衍的必要环节。然而,昆虫的生殖行为经常受到一系列的内部生理因素和外部生态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昆虫的生殖适合度产生差异。本文以蛾类昆虫为例,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分析比较了气候因素(温度、湿度和光照)、生物因素(寄主植物、天敌和共生菌)和农事活动等生态因素对这类昆虫交配行为和生殖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子不但影响该类昆虫的交配行为(包括求偶与交配高峰、交配成功率、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等),还影响其生殖适合度(如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孵化率和寿命等)。这些研究为深入开展蛾类昆虫的生殖行为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揭示蛾类昆虫的种群暴发机制以及该类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多次交配是昆虫中一种重要的交配行为,许多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解释雌性昆虫多次交配行为的适应性意义。在鳞翅目蛾类昆虫中存在两种典型的交配策略(单配制和多配制),但这两类交配策略的雌蛾进行多次交配获得哪些利益和代价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采用Meta分析法对搜集到的24篇文献中来自8科25种蛾类进行分析,比较两种不同交配策略的雌蛾多次交配与其适应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交配行为明显增加了雌蛾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而导致寿命的下降。其中,多次交配导致多配制蛾类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明显的增加,但寿命趋于延长却没有明显差异;而对单配制蛾类而言,多次交配对相应的适应性参数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