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Ⅱ-Ⅳ期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症状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5例Ⅱ-Ⅳ期混合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51),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研究组则给予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症状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7、14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感觉阈值、肛管最大收缩压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Ⅱ-Ⅳ期混合痔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肛肠动力学指标,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异戊烯基取代的酚类化合物由UbiA家族的异戊烯基转移酶(prenyltransferase)催化异戊烯基转移到芳香族化合物母核上,其亲脂性较无异戊烯基取代的化合物明显增强,并提高了与生物膜的亲和力,从而形成了各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活性分子,在植物防御和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总结了538种异戊烯基酚类化合物的取代基类别和取代位点等,为发掘植物中新型异戊烯基转移酶,以及受体和供体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期有更多异戊烯基转移酶可应用于合成生物学来生产具有重要活性的异戊烯基酚类化合物。该文对国内外报道的378种类黄酮,80种香豆素类,27种醌类,32种二苯乙烯类,16种对羟基苯甲酸类,5种苯丙酸类共计538种异戊烯基取代的酚类化合物的取代基类别、取代位置以及在植物中的分布进行总结,发现异戊烯基酚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28个科中,且以C5和C10取代基为主。该文还综述了已鉴定功能的30余种植物芳香族异戊烯基转移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