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是在传统循环流化床技术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技术,采用"三床两返多流程"的独特架构,具有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和原始污染物排放低的优点。研究人员对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内部的流动和传热做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各炉膛内的气固流动及传热机理,开发了适用于不同燃料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工业锅炉。本文介绍了多流程循环流化床的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该技术对生物质燃料的适应性及其在生物质锅炉中的应用现状,结合该技术的特点及我国生物质能现状,探讨了其在生物质锅炉中的合理利用途径,指出应充分发挥该技术原始污染物控制的优势,在减少排放的同时,降低生物质锅炉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2.
探讨EB病毒是否使培养的脐带血B细胞、CD5+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及具有天然自身抗体性质的免疫球蛋白。无菌采集新生儿脐带血,RosetteSepTM法分离全B细胞,免疫磁珠分离CD5+B细胞,将分离得到的全B,CD5+B,CD5-B三组细胞分别用EB病毒、紫外线照射灭活的EB病毒(UVEBV)、TPA刺激,于培养的第10~30d,每间隔4d分别留取上清,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gG,IgM及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KautoAb)IgG,IgM,阳性对照为健康成人血清,阴性对照为未加刺激的培养细胞上清。EB病毒感染的3组细胞于培养的第7d发生转化,14d以后的培养上清中IgM,AKautoAbIgMOD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VEBV刺激细胞存活15d,其第14d的CD5+B细胞培养上清中IgMOD值高于对照组(p<0.05);TPA及未刺激的细胞存活7d,培养上清中未检测到免疫球蛋白。可见,EB病毒能使培养的脐带血B细胞、CD5+B细胞产生可能具有天然自身抗体性质的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拟研究蝇蛆油对皮肤机械损伤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蝇蛆油组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凝胶组,制作大鼠皮肤机械性损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采集样本,检测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检测组织中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和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为29.5±2.6 d,而蝇蛆油创面愈合时间为22.4±2.8 d,存在显著差异(P0.01)。VEDF含量在模型组和给药组均随着创面愈合时间增加,给药组在第1 d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并在第21 d达到最大值(2051.5±148.2 ng/L)。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MDA含量为6.47±0.92 nmo L/mg,SOD含量为7.52±3.21 U/mg,而蝇蛆油给药组大鼠创面组织中MDA含量为3.42±0.83 nmo L/mg,SOD含量为21.32±2.94 U/mg,存在显著差异(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模型组比较,蝇蛆油给药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PDGF和CK19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蝇蛆油能够促进机械性损伤皮肤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抗氧化损伤,促进胶原生成,诱导干细胞形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