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采用原生质体裂解方法确定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MCM)和消旋酶(MCR)均是胞浆内酶。各经过四步纯化得到电泳纯酶。纯化MCM酶的比活力为12.84u/mg,纯化倍数为528,酶活回收为60%,纯化的MCM酶服从典型的米氏底物饱和曲线,对琥珀酰CoA和辅酶B_(12)的K_m值分别为9.723#mol/L和0.1277#mol/L。经SephadexG-150测定MCM分子量约为134.000±200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两条分子量分别为67000和65000的蛋白带,说明该酶由两个大小不等亚基组成。吸收光谱测定每摩尔纯化全酶含两摩尔辅酶B_(12)。纯化MCR酶比活力为2.305u/mg,纯化倍数96,酶活回收46.7%。MCR酶由两个分子量均为17500的亚基组成。MCR酶活性能被二价金属离子Cu2+、Co2+、Mg2+、Mn2+和Fe2+所促进。两酶的酶学性质和其他生物来源的MCM、MCR酶明显相似。  相似文献   
2.
力复霉素前体甲基丙二酰CoA合成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力复霉素合成的碳前体之一(2R)—甲基丙二酰CoA至少可以有三条酶学合成途径。三条途径中的关键酶分别为甲基丙二酰CoA转羧基酶、丙二酰CoA羧化酶、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和甲基丙二酰CoA消旋酶。通过比较各个酶活性的时间进程和力复霉素合成时间的相关性,以及各个酶的底物亲合力,对它们在地中海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甲基丙二酰CoA合成中的贡献作了排序,发现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途径是主要负责酶系。但是各个途径的贡献排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丙酸盐的加入将抑制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活力,而使得甲基丙二酰CoA转羧基酶成为主要酶系。甲基丙二酰CoA合成途径的多样性有助于细胞对环境变化的灵活反应。此外,对各个酶的调控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Plesiomonas sp.90-1中,降解直链烷基苯环酸钠(LAS)相关的酶为诱导酶.使用正交多因子法研究了细胞降解LAS酶活诱导的最佳条件为:细胞培养温度30℃,LAS诱导浓度10ppm,酵母膏0.008%,pH8.0,通气.在此条件下,LAS酶活比未经诱导者提高1.4倍.碳源的加入会阻遏LAS降解酶的活力形成.在所试氮源中,以(NH_4)H_2PO_4对LAS降解酶的形成最有利.低浓度的磷酸盐对LAS降解酶活形成无影响,但高浓度的磷酸盐对LAS降解酶活形成不利.利用微量检压技术发现经此条件诱导的细胞耗氧量上升2—3倍.  相似文献   
4.
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蔚文  张灼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3):146-150
从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2株能降解LAS的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属于青霉属(Pr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帚霉属(Scopulariopsis)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研究了Aspergillus f-11降解LAS酶活诱导生成的条件及降解LAS的特点。还利用液相色谱对真菌和细菌降解LAS的产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细菌化学趋向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蔚文  张灼   《微生物学通报》1993,20(3):175-179
  相似文献   
6.
7.
原核生物中的类钙调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是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介导钙信号的钙调蛋白已有深入的研究,证明钙调蛋白是细胞复杂调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但是在原核生物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蛋白因子却一直说法不一.自80年代初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首次发现类钙调蛋白(calmodulin-like-protein)以来,已在多种原核生物中陆续发现了类钙调蛋白的存在,证明其可能参与了原核生物的孢子形成,细胞分裂,生物固氮,异型胞形成和兰细菌光合作用等多种调控功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本世纪70年代在分子生物学和酶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有目的地修改某些生物体的基因组成,使之为人类的最大利益服务,它的发展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工程菌株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学实践的各个领域,例如干扰素,胰岛素和人体生长激素的发酵生产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基因工程菌的应用范围远非局限于此,它也可应用于各种环境工作中,例如可用作为生物杀虫剂,农作物生长刺激剂,化学污染物的生物  相似文献   
9.
经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吸附,磷酸纤维素吸附和Sepharose4B分子筛层析四步从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纯化得到电泳纯MCT酶,酶比活力为3.21U/mg,纯化倍数178,酶活回收14.9%。酶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35℃。纯化MCT酶对底物丙酰CoA和草酰乙酸的米氏常数分别为0.027mmol/L0.03509mmol/L.经SephadexG-150测定酶分子量为200000,SDS-取丙烯酰胺电泳凝胶显示一条分子量68000的亚基蛋白带,说明该酶由三个等大小亚基组成.薄层等电聚焦测定酶等电点为pI6.0.二价金属离子Co ̄(2+)和Fe ̄(3+)促进酶活力.采用原生质体裂解的方法发现MCT酶是可能分布于胞浆和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