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究RhD正定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预防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1年、2017年至2018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输血科实施输血治疗的1892例患者,将2010年至2011年未实施Rh D正定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时输血治疗的90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至2018年实施RhD正定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后输血治疗的99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不同血液成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就2017年、2018年受血者RhD正定型及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进行罗列。结果:(1)2010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9%,2011年为2.40%,2017年为1.33%,2018年为0.7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观察组不同血液成分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不同年龄和性别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共检出20例RhD正定型及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其中抗-M型5例,抗-D型3例,抗-E型2例,抗-C型2例,抗-P型2例,抗-LEa型1例,抗-LEb型1例,抗-JKa型1例,抗-N型1例,抗-H型1例,非特异性抗体1例。结论:RhD正定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提高配血的准确性,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可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成分来诊断某些疾病。尿液中IgG蛋白的含量可以用来判断肾功能受损伤程度。本研究采用垂直流向的纸基微流控芯片,利用双抗夹心免疫反应显色,手机拍摄图像处理的方法对人尿液中IgG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IgG抗体浓度为500μg/mL,金标抗体浓度为100μg/mL的条件下图像信号在IgG浓度为0.2–3.2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3 3。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检测装置,并且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虽然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蛋白表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不能表达复杂的末端唾液酸化的N-糖链, 使得该系统在生物制药行业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通过比较哺乳动物细胞和昆虫细胞内糖基化途径可知, 其起始步骤一致, 之后再发生分化, 主要表现为3方面, 即昆虫细胞内缺乏哺乳动物细胞所具备的N-乙酰葡萄糖氨转移酶II、 半乳糖基转移酶/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α-2,3-唾液酸转移酶和α-2,6-唾液酸转移酶等延长N-糖链的糖基转移酶; 另外, 昆虫细胞内具有能够特异性地将蛋白质末端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残基从GlcNAcMan3GlcNAc(±α3/6-Fuc)GlcNAc上切除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及核心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本文从上述异同出发, 综述了克服昆虫细胞内不能表达人源化糖蛋白这一缺陷所进行的N-糖基化途径的改造研究--主要集中在昆虫细胞内GlcNAcase的抑制和昆虫细胞内GnT2, GalT/ GalNAcT, ST3及ST6等基因的导入等方面, 结果表明经改造的昆虫细胞可表达人源化糖蛋白, 这将极大地拓宽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应用领域。本文还探讨了选择特殊细胞系及特殊培养条件以在昆虫细胞内表达唾液酸化蛋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与血小板抗原(HPA)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5月到2018年9月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输血科进行血小板输注的患者187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液的HPA多态性,判断PTR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87例患者中,发生PTR 32例,发生率为17.1%。PTR患者的HPA1、HPA2、HPA3、HPA4、HPA5的b基因频率都显著高于非PTR患者(P<0.05),也都呈基因多态性分布;非PTR患者都呈aa纯合子单性态分布。在187例患者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PA1、HPA5基因多态性与PTR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HPA2、HPA3、HPA4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A1基因多态性、HPA5基因多态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为导致PT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小板输注中PTR比较常见,多伴随有HPA多态性,HPA1和HPA5基因多态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为导致PT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