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硒补充对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稳态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硒补充对人群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稳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使用Jadad量表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n=21 419)。Meta分析结果显示,硒补充可降低胰岛素浓度[WMD=-2.78,95%CI(-4.56,-1.00)]和胰岛素抵抗指数[WMD=-0.78,95%CI(-1.52,-0.04)],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WMD=0.01,95%CI(0.00,0.02)],但对于空腹血糖[WMD=-1.76,95%CI(-5.95,2.44)]无显著影响;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OR=1.12,95%CI(1.01,1.2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硒补充增加糖尿病患者和50岁以上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50岁及以下人群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硒补充能够降低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但对血糖浓度没有显著影响。另外,在特定人群中硒补充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近10年青海湖东沙地人工植被群落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治沙是高寒沙地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人工植被群落特征的研究揭示了植被对高寒沙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与改良性,有益于筛选高寒沙地治沙物种。2008—2017年,通过对青海湖湖东沙地人工治理沙丘上的11种人工植被(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乌柳(Salix cheilophil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沙地柏(Sabina vulgar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和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进行植被调查和群落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除柽柳、金露梅之外,各人工物种均能保持80%以上的当年成活率和50%以上的保存率,总盖度以每年6.4%—8.8%的速度增加,乌柳、小叶杨、柠条和花棒林地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相对较高,而沙棘和樟子松的群落优势度较高;(2)前3—5年通常为各物种成活与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群落形成与多样性增加的快速期;(3)沙棘、乌柳、樟子松、花棒和小叶杨的群落防风固沙效益和土壤水分与养分的改良效益显著,为高寒沙地典型优良的固沙物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