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刊1992年编委会议于1992年5月12~15日在浙江富阳举行。会议得到本刊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和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有力指导和资助,同时得到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使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1951年8月20日由汤佩松教授创办,《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1期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手刻油印出版。共印二三十份,寄发国内大约15所高等院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同志。担任刻板、印刷、邮发等事务的有阎龙飞、韩  相似文献   
3.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暨本刊编辑部于1991年9月3日在中科院上海植生所举行了庆祝本刊创刊40周年(1951~1991)座讲会。参加座讲会的有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在沪历届理事,本刊在沪历届编委,以及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上海农科院、上海农学院、上海技术师院、上海园林科研所、上海中药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等单位的植物生理学同仁和本刊作者、读者共60余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药理学报》和《生命的化学》等兄弟期刊负责人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单原子纳米酶(single-atom nanozyme,SAN)因其高原子利用率及丰富的类酶活性被广泛研究。但是目前大多数SAN活性位点负载量较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本研究旨在制备一种高原子负载量的SAN,并对其类酶活性进行系统研究,希望为高负载SAN的制备提供思路,并为SAN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本研究通过原位锚定策略将金属盐前驱体锚定在氨基化石墨烯量子点框架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高温热解稳定Cu原子和载体之间的化学键,制备出负载量高达7.66%(质量百分比)的高负载Cu单原子纳米酶(high-loading Cu SAN)。此外,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氮蓝四唑(NBT)为显色剂,评估了high-loading Cu SAN的类过氧化物酶(POD)、类氧化物酶(OXD)及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与传统金属有机框架锚定法制备的低负载Cu单原子纳米酶(low-loading Cu SAN)作比较。以过氧化氢(H2O2)为催化底物,对比研究了高/低负载Cu SAN的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 研究表明,本文制备的高负载Cu SAN的类POD和SOD活性分别是低负载Cu SAN的3.4倍和8.88倍,且表现出类酶催化选择性。结论 本研究为高负载SAN的制备和活性研究提供了思路,为SAN在检测传感、疾病治疗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