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徐  高晓彩  张富昌 《遗传》2010,32(3):205-210
JARID1C基因属于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之一, 其表达产物影响大脑神经系统中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并可能与人类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对JARID1C基因功能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该基因在精神发育迟滞形成和人类认知能力发展中的分子作用, 也能为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文章对JARID1C基因的定位、分离、转录产物的生理功能及其认知功能做一综述, 并对以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用来自中国中西部秦巴山区的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为样本, 通过研究分别位于GDI1基因第7外显子剪接区和第8外显子上的rs2276462和rs11549300两个功能SNP位点的多态性, 探索GDI1基因的多态现象与当地儿童的精神发育迟滞及其智力水平的相关性。在样本人群中仅观察到rs11549300位点的多态现象, 而rs2276462位点在秦巴山区儿童中十分保守。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 rs11549300位点多态性与秦巴山区儿童的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无显著相关性(P>0.05), 但是其多态现象可能与当地儿童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P=0.03), 但是这一结论还需要在更大样本中, 通过选择更多的遗传标记来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3.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是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主要代谢酶.COMT是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其第4外显子的一个G/A转换可产生不同活性的等位基因.许多遗传学研究报道,这种功能多态性与人类精神类疾病相关.文章利用PCR扩增技术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研究中国秦巴山区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儿童与正常对照儿童的COMT基因功能多态情况,探讨COMT基因功能多态性与儿童认知能力水平的相关性.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COMT基因的不同活性等位基因型与秦巴山区儿童MR无相关性(x2=0.776,P>0.05),其等位基因频率与儿童MR也未呈现出相关性(x2=0.335,P>0.05).但是,在研究中还发现,该地区智商分(IQ)不小于55分的儿童群体中,COMT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儿童的智力呈现出相关的趋势.在智力正常组儿童中(IQ≥85),COMT高活性等位基因纯合体(COMTHH)频率及其等位基因(COMTH)频率较高,分别为60.98%、79.28%.在智力边缘组儿童(70≤IQ<85)中,其频率分别为46.67%、70.67%,相应地也低于正常组的频率(0.10>P>0.05).结果提示,在中国秦巴山区人群中,COMT基因的功能多态性与儿童MR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但它对正常儿童的认知能力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张燕  张富昌  高晓彩 《遗传》2010,32(2):135-140
常染色体上一些基因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密切相关, 突变后可导致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文章从基因定位、表达、生物学功能与突变后致病机理等方面, 对常染色体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了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IL1RAPL1基因缺失、倒置以及突变会导致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因而与人类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与认知功能将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精神发育迟滞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IL1RAPL1基因产物、基因的生理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张来军  郑子健  张科进  高晓彩  陈超  黄绍平  张富昌 《遗传》2008,30(10):1307-1311
OPHN1基因编码RhoGTP酶激活蛋白(RhoGAP), 是X连锁的与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有关的基因之一。采用PCR-RFLP方法, 对234名陕西秦巴山区正常的汉族儿童以及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患者的OPHN1基因5′非翻译区中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rs492933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以及是否与非特异精神发育迟滞相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这一位点基因频率C为0.826, T为0.174; MR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边缘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OPHN1基因内SNP rs492933的多态性与秦巴山区汉族儿童精神发育迟滞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牛银波  南亚萍  舒青  张科进  高晓彩  张富昌 《遗传》2006,28(10):1219-1223
采用PCR扩增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并结合测序, 对秦巴山区随机抽样儿童及不同智力水平儿童的FRAXE脆性位点CGG重复序列进行检测。并把所得的CGG重复数与智测成绩(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力测量)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FRAXE脆性位点CGG重复的等位基因分布范围在不同地域人群中有所差异, 同一地域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基本一致; 随机抽样儿童的CGG重复多态性与智力没有相关性(r=0.083, P>0.05), 男性和女性的CGG重复多态性分别与儿童智力也无相关性(r男=0.225, r女=-0.041, P>0.05); 在智力低下(MR)、边缘和正常儿童中, CGG重复数值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F=0.195, P>0.05)。因而认为, 秦巴山区儿童FRAXE脆性位点CGG的正常重复多态性(重复数为8-30)与其智力成绩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是患者仅表现出一般或特殊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对相关的基因及其生理功能进行研究,不仅对弄清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的遗传基础有重要意义,还能揭示人类认知功能的分子遗传机理。文章对一些涉及X连锁的非特异精神发育迟滞的基因,其表达产物同时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信号分子,如跨膜受体、鸟苷酸相关蛋白和激酶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揭示了细胞信号转导与人类认知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或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PAK3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晓彩  奚耕思  张富昌 《遗传》2007,29(5):523-527
PAK3基因突变会导致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 因而与人类一般和特殊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认知功能将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由此引起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提供参考。文章综述了对PAK3基因产物、基因的生物学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现状, 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科进  张富昌  高晓彩 《遗传》2006,28(4):501-506
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是一类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其突变或缺失患者仅具有一般或特殊认知功能障碍的单纯表现型。从生物学功能和认知功能两方面研究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不仅对弄清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的遗传基础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开拓出研究人类认知功能的分子遗传机理的新领域。文章就目前对X连锁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认知功能的研究现状,及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