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浙江产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毒类凝血酶经静脉注射家兔(0.25毫克/公斤)可使血浆凝血酶时间显著延长,这是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下降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引起的。表现在对Ristocetin的亲合力显著降低。此凝血酶时间之延长可被甲苯胺兰部分纠正。葡萄球菌猬集试验表明体内有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产生。体外实验表明该酶不激活FXⅢ。 上述结果说明,类凝血酶的体内抗凝作用除由于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及性质上有变化外,还与给药后体内大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人纤维蛋白原经人凝血酶和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作用后,释放出血纤纤肽A和血纤肽B,二者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鉴定。人凝血酶首先释放出血纤肽A,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则先释放出血纤肽B,甚至在纤维蛋白凝聚之前,血纤肽B的释放量早已达到极值,即使凝块形成后,血纤肽A与血纤肽B之比仍为1:3。人凝血酶在钙离子存在下,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时,其凝聚时间缩短,血纤肽A释放量不变,血纤肽B释放量则增高。在同样条件下,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作用时,血纤肽A释放量无明显变化,血纤肽B释放量却降低近1/3。无论是人凝血酶还是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当与纤维蛋白原在2M尿素存在下反应时,均无可见凝块形成,但在37℃下用350nm光吸收监测其聚合过程仍可见光吸收上升,溶液呈乳白色。本文首次报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了人凝血酶和浙江蝮蛇毒类凝血酶作用人纤维蛋白原后所形成的凝块结构。前者形成的结构致密,纤维长而细;后者形成的结构松散,较透明,纤维短而粗,这种结构更易为体内纤溶系统所降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