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千  武标 《生物学杂志》2007,24(1):67-69
辅酶Q10具有很高的保健和临床应用价值,开发潜力巨大。主要从菌种筛选、发酵条件优化以及提取方法改进三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微生物发酵辅酶Q10产量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陈垃圾资源化利用是生态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选择黄瓜作为试验对象,向培养基质中添加比例为20%~80%和100%的陈垃圾,与使用蒸馏水和土壤的处理进行对比,采用种子发芽的陆生生态毒理方法,研究陈垃圾对植物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后的陈垃圾有利于黄瓜种子发芽,而未产生毒性效应;陈垃圾在培养基质中的最佳比例为80%,与蒸馏水和土壤相比,此时发芽势分别提高了12.8%和7.6%,发芽率分别提高了11.3%和7.2%,根长-芽长和芽的鲜重分别比使用蒸馏水时增加了177.6%、44.9%和143.4%,比使用土壤时增加了49.0%~28.4%和72.4%。研究结果可为陈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必须教师“教”的“活”,学生才能“学”的“精”,要让传授的知识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迹,单靠说教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的感性知识越多,知识越丰富,理解力就更强。同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满足于已学的现成知识,必须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让他们具有独立获取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  相似文献   
4.
抗噬菌体谷氨酸高产菌株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染的谷氨酸发酵废液中分离纯化噬菌体,并以高滴定度侵染生产敏感菌,借助菌的自发突变筛选出抗噬突变株,再运用紫外线、亚硝基胍复合诱变手段经过初筛、复筛,最后选育出抗噬谷氨酸高产菌株。其过程简单、便利,可靠性高,是选育抗噬谷氨酸高产菌株的好方法,对发酵行业具有指导意义。曾选育到抗噬谷氨酸高产菌株,其摇瓶发酵产量比对照提高26.4%。  相似文献   
5.
武标  张千  李辉  武威 《激光生物学报》2007,16(3):364-368
以低产量辅酶Q10类球红细菌为亲本,以氩离子激光为诱变源,对其幅照诱变,结果发现:亲本株发生了明显的诱变效应,出现了不同的色素突变表型。诱变后的色素突变株不仅遗传性状稳定,且辅酶Q10产量比亲本株有明显提高。对其中的黄色突变株发酵液进行辅酶Q10提取及测定,结果显示:其辅酶Q10产量比亲本株提高102.10%,经发酵条件初步优化,其最高产量可达26.39 mg/L发酵液。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aerobic denitrification, HN-AD)菌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TAC-1利用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 PHBV]的碳代谢途径,以乙酸钠(sodium acetate, SOA)为对照,考察TAC-1菌株基因水平上存在的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TAC-1菌株中存在gltA、icd、sucAB、acs和pckA等碳水化合物代谢酶编码基因;KEGG通路数据库注释进一步证实TAC-1菌株存在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pathway,EMP)、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phosphate pathway, PPP)、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GAC)和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cycle)等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不同碳源的代谢物差异表达,进一步证实TAC-1菌利用P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