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扬子鳄现今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但是在龙山时代(5000~4000 BP cal.)黄河流域多处遗址中发现了扬子鳄骨板。为判断龙山时代华北地区的扬子鳄是本地生长还是来自与长江流域的贸易交换,本研究对芮城清凉寺、邹平丁公、泗水尹家城3处遗址出土的7例鳄鱼骨板进行了Sr、C和O同位素分析。3处遗址鳄鱼骨板的87Sr/86Sr值均落入当地Sr同位素背景范围内,且山东样本的δ18O比值高于山西样本,符合δ18O值由内陆向沿海升高的趋势,证明这些扬子鳄个体属于本地物种的可能性很大。扬子鳄骨板的δ13C值都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内陆地区淡水系统的鳄鱼,显示出复杂的饮食特征。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时期扬子鳄的地理分布变迁,对重建距今四千多年前华北地区的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龙山先民与扬子鳄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疑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锶同位素考古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重要理论方法问题。首先是岩石、土壤和河流的锶同位素组成以及生物锶的来源问题。然后是锶同位素方法的四点局限性,即骨骼和牙本质样本的成岩污染问题、不同地区的锶同位素重叠现象、牙齿和骨骼的锶同位素混合效应和不能识别移民后代的问题。最后讨论了锶同位素方法应用于人类迁移研究的两个重难点,一是如何分辨一个遗址或墓地中的外来人口,二是如何找到外来人口的来源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