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江苏省花椒属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1种——椿叶花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et Zucc.),并对该省花椒属植物进行了补充记述。椿叶花椒分布于中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台湾)至东亚和东南亚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在江苏为新记录,且是该种分布的最北界。凭证标本存放于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标本馆(NJNUH)。  相似文献   
2.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天然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分段匀滑技术,编制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银杏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银杏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趋于Deevey Ⅱ型,其成年阶段的个体较丰富;银杏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大学课程论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当前高校课程论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采取学生分组、分类指导、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程论文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提出一些改进课程论文教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木兰科的化石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光富 《古生物学报》2001,40(4):433-442
通过整理和分析木兰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发现:不论是植物大化石还是花粉,迄今为止在白垩纪以前地层中尚无可靠的记录,自白垩纪以来,木兰科的许多种广泛发生于北半球,如亚洲,欧洲及北美等地,但非洲和大洋洲至今尚未发现木兰科的化石记录。该科最早的化石记录为中国东北延吉地区早白垩世大拉子组的喙柱始木兰Archimagnolia rostrato-stylose Tao et Zhang. 根据现有化石记录,并结合木兰科现代植物的地理分布,推测:1)木兰科的起源时间不迟于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期;2)木兰科起源地点可能是东亚,后来经过欧洲进入北美,再从北美迁移到达南美洲;3)在地质历史时期,木兰属的出现比鹅掌楸属早,从而支持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得出的木兰属较鹅掌楸属原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吉林延边智新盆地大拉子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产自吉林延边地区智新盆地大拉子组上段的孢子花粉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计36属91种,另有疑源类化石1属2种,组成以Classo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为代表的孢粉组合。根据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讨论和与相关组合的对比。其时代应归为早白垩世晚期,根据疑源类和主要孢粉属种可能的母体植物生长环境,推测在早白恶世晚期吉林延边地区智新镇是一个宁静的湖泊,气候温暖,干燥。  相似文献   
6.
浙江天童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及外貌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光富  宋永昌 《广西植物》2001,21(3):201-207,200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 ,分析了浙江天童地区灌丛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该区灌丛共有维管束植物94种 ,隶属于 45科 ,76属。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该区灌丛具有次生、退化的性质。生活型和叶的性质的分析表明 ,该区灌丛群落的外貌主要由小型和中型草质落叶及常绿革质的、非全缘单叶高位芽植物所决定。在分析灌丛群落特征的基础上 ,还对其生态恢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浙江天童苦槠+白栎灌丛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直接收获法研究了浙江天童地区苦槠+白栎次生灌丛群落的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该区次生灌丛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6.77t/hm^2,还不到常绿阔叶林幼林生物量(地上部分)的1/3。次生灌丛生物量的分布,从群落层次上看,主要集中于藻木层;从垂直高度上看,主要分布在0-4m之间;从种类组成上看,主要分布于苦槠、白栎、山矾、茅栗等优势种中。根据生物量的研究,文中还对如何加速次生灌丛的进展演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境下莼菜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Braun Blanquet多盖度等级法研究了苏州东山镇和杭州转塘镇莼菜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地半自然莼菜群落的种类组成均较为简单,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低;随着从池塘中央向岸边生境过渡,莼菜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群落均匀度指数均有显著提高;经聚类分析,同一生境类型中的样地较为相似,且池塘中央的样地比岸边的样地更为相似;线性回归和聚类分析发现,与转塘镇相比,东山镇两类生境莼菜群落间的差异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s)是两个或更多蛋白质分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范德华力等建立的高度特异性的物理接触.细胞内的各种蛋白分子通过PPIs进行彼此之间的功能调节、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等,从而实现各种生物进程,而异常的PPIs也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就包括肿瘤.因此围绕某些和疾病密切相关的关键蛋白构建其相互作用生物网络(interactome)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该关键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针对抑癌基因p53结合蛋白1(TP53BP1),利用亲和质谱分析鉴定了15个潜在的TP53BP1相互作用蛋白.同时,结合PPI数据库检索构建了与TP53BP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网络,并对该网络中的蛋白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通路分析,结果显示,TP53BP1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同源重组、错配修复等重要通路,该研究为深入解析TP53BP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神经肽在参与调控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痛觉、睡眠、情绪、学习与记忆等生理活动都受到神经肽的影响。神经肽主要存在于机体的神经组织内,其他体液和器官中也有少量的分布。目前对全脑组织神经肽高通量鉴定的研究仍不足,高通量检测这些神经肽对了解神经肽的组成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小鼠全脑组织内源性肽段的萃取,运用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全脑组织的神经肽进行检测,共鉴定到1 830条内源性肽段和99条预测神经肽肽段。这些内源性肽段的鉴定在疾病的治疗和机制研究以及药物的研发方面提供了参考价值,也为研究新的神经肽及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