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万明 《生物学通报》2010,45(7):51-52,F0003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充分地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可以与学校教学形成优势互补,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结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的一节探究实验,在教材原有参考案例的基础上,从实验材料、器具以及操作过程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实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万明 《生物学通报》2011,46(11):55-56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的内容。该实验的目的是要在学生掌握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下面以“脂肪的检测”一个教学环节为例,谈谈对教材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发现式教学,结合自主性学习和体验式模型构建的教学模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群落的演替”一节为例,分别从感性与理性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融合2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钟晓青  张万明  李萌萌 《生态学报》2008,28(9):4486-4493
张音波等认为: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用来反映在"经济贡献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公平程度的一个指标,并用"绿色贡献系数"来判断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这种基于GDP来计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会产生一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可以多污染"的误解,且这种"越富裕越有排污权消耗权"的理论与生态学的生态容量理论是相背离的.正确的分析方法应该是"基于'环境或生态容量'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从生态容量的角度,重新定义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并确立基于生态容量的"绿色负担系数"来评价其不公平性.选取广东省2005年各城市SO2排放、工业固废产生、废水排放和能源消耗为评价指标,选取在统计资料上统计的便于分析对照的"森林面积"和"耕地面积"指标为"生态容量"的表征指标,计算其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和绿色负担系数.结果表明,2005年广东省上述4项指标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65、0.58、0.60、0.57,均明显高于0.4的"警戒线",说明广东省资源环境容量分配差异较大.从绿色负担系数来看,研究结果与张音波等的结果恰恰相反:在广东21个城市中,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是主要的不公平因子,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更须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万明 《生物学通报》2012,47(10):17-19
以高中生物学课本为素材,从如何去感知“不可见”的生命世界的角度,总结归纳了蕴藏其中的科学方法,从而感悟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对教学中常见的几种知识迁移类型做以归纳介绍,并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出若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