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试验研究了鳞毛蕨科两种植物革叶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和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在不同浓度Cd-Pb复合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革叶耳蕨POD、SOD、CAT活性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即随着处理浓度升高,酶活性明显升高;黑足鳞毛蕨POD、SOD及CAT活性表现出在高浓度(600+1200 mg/kg)处理下受抑制,而在低、中浓度(200+400 mg/kg、400+800 mg/kg)处理下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鳞毛蕨科两种植物革叶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和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在不同浓度Cd-Pb复合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革叶耳蕨POD、SOD、CAT活性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即随着处理浓度升高,酶活性明显升高;黑足鳞毛蕨POD、SOD及CAT活性表现出在高浓度(600+1200 mg/kg)处理下受抑制,而在低、中浓度(200+400 mg/kg、400+800 mg/kg)处理下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航天诱变凤仙花叶片形态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搭载"神舟四号"飞船后选育获得的凤仙花突变体后代为材料,对其叶型基本特性进行观察测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诱变凤仙花后代叶片长宽比、叶片厚度均发生显著变异;气孔宽度无显著差异,长度差异极显著。叶片形态特征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凤仙花离体叶片萎蔫曲线的不同,对照凤仙花水分短时间内散失更快,诱变凤仙花失水速率则更为均匀缓慢。通过对叶片形态的研究,说明诱变后凤仙花的叶型变化是一种有利突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