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沙芥叶片活性氧和抗坏血酸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沙生蔬菜——沙芥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其叶片内活性氧和抗坏血酸的积累规律和相互关系,为沙生植物干旱胁迫下叶片内活性氧积累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植物干旱胁迫下抗坏血酸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沙芥叶片内AsA、DHA、总AsA、HO·、Pn、Gs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而O2ˉ·、H2O2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总AsA与HO·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H2O2显著正相关,与O2ˉ·显著负相关,DHA与HO·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特有种沙芥[Pugionium cornutum(L.)Gaertn.]和濒危种斧形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的种子为研究材料,利用自然生境的沙土在室内进行种子萌发人工模拟试验,研究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沙芥和斧形沙芥果实适宜萌发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均为6%~12%,适宜出苗的土壤含水量范围均为6%~16%。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时,果实不能萌发;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时,幼苗不能出土定居;当土壤含水量为6%~12%时,最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当土壤含水量分别为3%~8%和4%~8%时,沙芥和斧形沙芥植株根冠比最大。因此,沙芥和斧形沙芥种子萌发机制对沙生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植株将更多的同化物用于根系生长,以吸收更深层次的水分,从而适应含水量低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植物角质层生物学特性及水分渗透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角质层作为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第一道保护屏障, 其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止植物体过度失水。揭示植物角质层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原理将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仿生材料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指导。该文综述了植物角质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水分渗透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角质层水分渗透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考察pH对魔芋多糖、κ-卡拉胶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凝胶强度、弹性、咀嚼性、黏度及色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条件下(pH4),凝胶特性较差,但此时色泽最好,较透明,易于上色;随着酸度的减小(pHpI),凝胶特性显著提高,此时凝胶特性较好,色泽呈乳白色;当到达蛋白质等电点时,表现出最高的凝胶强度和咀嚼性;当pH中性时,黏度最大,凝胶强度、弹性、咀嚼性均较高,色泽较好,呈乳白色;在碱性条件下,凝胶强度和咀嚼性有所提高,但是,当碱性超过一定值(pH8),凝胶强度反而下降,凝胶偏黄,色泽较差且有浓碱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