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药用植物东方蓼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体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染色体的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方蓼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2,相对长度组成2n=22=10M2+12M1;核型公式为K(2n)=2X=22=20m+2M;全体染色体总长19.16μm,长臂总长10.93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7.00%,属于"1A"型,全体染色体总体积为20.30μm3。结论:东方蓼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核型、体积等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2.
鹿茸是中国名贵中药材,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对比东北地区和陕西地区等具有代表性的鹿茸产地现状,得出东北地区鹿茸在全国的优势显而易见,占全国鹿茸市场80%以上的结论。东北地区鹿茸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鹿茸产业。近些年东北地区鹿茸由于受外来物种、花马杂交混乱、进口流通管理不佳、养殖模式不同和营销体系较为落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发展受阻。本文旨在找出部分突出问题的同时,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在帮扶政策、种源溯清、市场规范和营销模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及建议,为顶层设计、消费者和养殖户们提供参考,以期问题得以解决,以小见大,从而助推中国鹿茸产业规模和效益有进一步发展,让鹿茸资源更加优质。  相似文献   
3.
植物热激蛋白70(HsP70)由多基因家族编码.除热胁迫外,其它环境因素如低温、干旱等也能诱导HSP70基因的大量表达.HSP70主要参与新生肽的成熟与分拣、变性蛋白的复性或降解等细胞活动.该文介绍HSP70的结构、功能和调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热激蛋白70(hsp70s)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其中在非胁迫条件下表达的hsp70s称为热激同源蛋白70(hsc70)。为更好地了解hsc70基因的特性,鉴定了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C. A. Mey. )O. E. Schulz)中编码胞质hsc70蛋白的基因Thhsc70。实验结果表明:在非胁迫条件下,Thhsc70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Thhsc70基因受热胁迫和冷胁迫的诱导表达,但几乎不受盐诱导和干旱诱导。Thhsc70基因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热耐受性和冷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辽宁分布的植物山扁豆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体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染色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山扁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6, 相对长度组成2n=16=2L+4M2+10M1; 核型公式为K(2n)=2X=16=6m+6sm+4T; 全体染色体总长16.45 μm, 长臂总长11.81 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1.9%,属于"3A"型,全体染色体总体积为17.04 μm3.结论:山扁豆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核型、体积等清晰准确,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热激蛋白70(hsp70s)具有分子伴侣的功能,其中在非胁迫条件下表达的hsp70s称为热激同源蛋白70(hsc70).为更好地了解hsc70基因的特性,鉴定了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C.A.Mey.)O.E. Schulz)中编码胞质hsc70蛋白的基因Thhsc70.实验结果表明:在非胁迫条件下,Thhsc70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Thhsc70基因受热胁迫和冷胁迫的诱导表达,但几乎不受盐诱导和干旱诱导.Thhsc70基因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后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热耐受性和冷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提取牛蒡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探究其抗炎作用。通过响应面法考察不同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牛蒡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不同RAW 264.7细胞处理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经Western blot法检测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牛蒡子多糖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80℃,此时提取率为7.19%;牛蒡子多糖组对TNF-α和IL-6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并通过调控相关通路上的蛋白表达,起到免疫调控作用。该研究可为牛蒡子新药用成分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