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剑秋  张楷  宋福行  王龙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10):4080-4089
【背景】调查我国滩涂土壤可培养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我国真菌物种资源。【目的】报道我国篮状菌属2个产子囊孢子的新记录种。【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基于β-微管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和rDNA ITS1-5.8S-ITS2序列系统学的多相分类学方法。【结果】分离鉴定出3种有性型篮状菌,即阿根廷篮状菌Talaromyces argentinensis (ZZ2-7-1h=CGMCC 3.16171)、巴塞篮状菌Talaromyces barcinensis (ZZ2-1-1=CGMCC 3.16172)和乌克兰篮状菌Talaromyces ucrainicus(JS11-5=CGMCC 3.16173),其中前2种为我国新记录种。阿根廷篮状菌在25℃生长适度,在37℃生长局限,形成絮状兼绳状菌落,其菌丝体白色夹杂浅粉色,产生稀少的橙黄色裸囊壳和壁具细密小刺的椭球形子囊孢子。巴塞篮状菌在25℃生长适度,在37℃不生长,形成绒状菌落,其菌丝体为白色兼黄色,裸囊壳稀少,较小,呈皮黄色,子囊孢子椭球形,壁具稀疏小刺。【结论】参考我国迄今已报道的篮状菌物种,确定阿根廷篮状菌和巴塞篮状菌为我国篮状菌属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六盘水市农家自制腊肉表面分离得到的霉菌经形态学和基于钙调蛋白基因(calmodulin gene,Ca M)、RNA多聚酶Ⅱ第二大亚基基因(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Ⅱsecond largest subunit gene,Rpb2)和rDNA ITS1-5.8S-ITS2 (ITS)序列的分析,鉴定出曲霉Aspergillus 8种和青霉Penicillium 1种,即堆积曲霉A. cumulatus、黄曲霉A. flavus、灰绿曲霉A.glaucus、詹森曲霉A. jensenii、多育曲霉A. proliferans、伪灰绿曲霉A. pseudoglaucus、田纳西曲霉A. tennesseensis、产毒曲霉A. venenatus和橘紫青霉P. aurantioviolaceum。其中A. cumulatus、A. venenatus和P.aurantioviolaceum为中国3个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3.
边疆  宋福行  张立新 《微生物学报》2008,48(8):1132-1137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历来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过去曾被称为"生物沙漠"的海洋,由于从中分离到大量新的微生物、基因及生物活性化合物,被重新认识逆转而成为一种"生物多样化的热带雨林".构建一个高质量微生物库及其天然产物库是保证药物和其他筛选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但如何高效建立高质量微生物天然产物库仍面临很多瓶颈问题.我们拟从:(1)扩大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去重复化;(2)扩大基因资源多样性及去重复化;(3)扩大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及去重复化;(4)寻找崭新次级代谢产物的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针对多靶位药物的高通量互动筛选方面提出应对的研究策略.利用上述化学微生物学策略分离生物活性化合物不仅在生物技术和制药学应用中显现重要性,也增加了我们对微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应用生物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