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自噬在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保护糖尿病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beclin-1在其中发挥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CON)、糖尿病组(DM)和低浓度乙醇干预组(DM+EtOH)。称量大鼠心重(heart weight, HW)及体重(body weight, BW),计算心体比(H/B);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B亚基(B subunit of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 LC3B)、B淋巴细胞瘤-2基因/腺病毒E1B19KD相互作用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KD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表达;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ALDH2、beclin-1、LC3B、BNIP3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DM组H/B、MDA含量增加明显,SOD活性下降,心肌纤维化程度加重,ALDH2表达明显减低,而beclin-1、LC3B、BNIP3表达增加;与DM组相比,DM+EtOH组H/B、MDA含量均降低,SOD活性增加,心肌纤维化情况改善明显,同时ALDH2表达明显增加,而beclin-1、LC3B、BNIP3表达显著减低。结论 ALDH2可通过减轻心肌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纤维化、减少自噬发挥糖尿病心肌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ALDH2抑制beclin-1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后睡眠障碍对机体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6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病例资料收集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所有患者的睡眠质量;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睡眠障碍对机体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的影响。结果:260例脑胶质瘤患者中,出现睡眠障碍的有98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7.69%。根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98)和无睡眠障碍组(n=1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与性别、肿瘤部位、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合并疾病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有关(P<0.05),而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占位症状、吸烟史、饮酒史、术前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合并疾病数量2种及其以上、术后疼痛评分偏高、肿瘤部位为多个脑叶、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为Ⅲ级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障碍组的MoCA、MMSE评分均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SAS、SDS评分均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性别、术后疼痛评分、合并疾病数量、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肿瘤部位均是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睡眠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加抑郁焦虑程度,影响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MaxEnt模型的珙桐在中国潜在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珙桐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预测珙桐潜在适生区可为珙桐物种保护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基于387条中国境内样本分布数据和2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珙桐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OC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为0.951,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适合珙桐的潜在适生区预测;珙桐潜在适生区主要位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重庆、陕西和西藏等地区,高适生区呈不规则环状分布,西起横断山区,北达秦岭-武当山-荆山一线,东抵张家界-雪峰山一带,南至贵阳,在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安徽西部的大别山地区也有分布;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昼夜温差、降水量变异系数等5个环境因子对珙桐潜在适生区预测影响最大,其他环境因子,如地形、土壤、水文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以草河口和帽儿山的12个种源13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为实验材料,在生长季分别取直径<0.5 mm、2.0~5.0 mm和> 5.0 mm三个径级根,采用红外线气体分析法离体测定根系CO2释放速率。探讨根系径级、试验地点和种源对白桦根系CO2释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直径和环境对根系CO2释放速率影响显著(P <0.01),而种源对根系CO2释放速率影响不显著(P> 0.05)。根CO2释放速率随径级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 <0.01)。草河口试验地的白桦各径级根CO2释放速率均显著高于帽儿山试验地的白桦(P <0.01)。草河口试验地和帽儿山实验地白桦直径<0.5 mm根CO2释放速率值分别为104.21和81.07 mol·g^-1·s^-1,直径2.0~5.0 mm根CO2释放速率分别为41.08和30.91 mol·g^-1·s^-1,直径> 5.0 mm根CO2释放速率分别为24.87和11.37 mol·g^-1·s^-1。白桦12个种源间的树高和胸径均差异显著(P <0.05),树高和胸径均与根系CO2释放通量呈负相关。相关研究结果将为更准确评估林木根系CO2释放通量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