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北京人工刺槐林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31年生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内各种植物的化学元素含量以C素最高,尤以刺槐树干中C含量多。N和Ca在刺槐叶片中含量大。丛生隐子草(Cleistogenes caespitosa)地上部分含K量高于林内其他植物。Fe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叶片中含量较多。Al和Na在植物细根中含量为大。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spinosa) 叶中含有较高的Mg和Mn。 刺槐林的乔木、灌木、草本层化学元素积累量以C>Ca>N> K>Mg>P>Fe>Al>Na>Mn>Cu>Zn为序。灌木层化学元素积累量除C和Ca以外,均高于乔木层。对比地表枯枝落叶层化学元素总量与人工林元素的积累量,以Na的比值最高,Ca、Mn、Fe、Zn比值次之,元素归还量都较大。P比值较低,归还量较少。刺槐林土壤化学元素贮存量是以Ca>N>Mg>Fe>K>P>Na>Mn>Al>Zn>Cu为序。植物对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富集系数以K、Al和P较高。人工林元素积累量与土壤元素贮存量之比,亦以K、P、Al比值较高。可见土壤中的K、P和Al相对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2.
前言采用比色法測定植物含硼量,系在浓硫酸中使硼和有机試剂絡合,生成有色物貭。該方法用于栽培植物的分析,似无問題。但对于生长在硷性土壤上的野生植物的分析是否适用,还没有找到有关記載。一般认为玻璃器皿能被溶解出一定量的硼素,因而在測硼的方法中,多采用石英器皿,以免影响准确度。1960年哈奇尔(Hatcher)指出:玻璃中溶下的硼为量不多,利用校准方法卽可抵消誤差。国产的一般玻璃器皿是否也可以代替石英器皿,有待試驗証明。根据以上情况,为了进行西藏盐湖地区植物合硼量的分析工作,我們以哈奇尔和威尔庫珂斯(Wilcox)的方法为基础,結合試驗室具体条件进行摸索,提出略有修改的試用方法,供有关方面討論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几种树木枯叶分解速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几种树木的枯叶分解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叶的分解速率因树种不同而异。一年的失重率刺槐、山杏、侧柏、元宝槭、黄栌分别为54%、64%、78%、73%、65%。应用指数衰减模型计算枯叶的年腐解率,刺槐、山杏、侧柏、元宝械、黄栌分别为0.490g/(g·a)、0.597g/(g·a),0.990g/(g·a)、0.800g/(g·a)、0.662g/(g·a)。根据枯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枯叶的失重,首先是由粗脂肪,可溶性糖、丹宁,有机碳等的丧失所引起。枯叶在一年的分解过程中,碳、氮含量比值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相似文献   
4.
两种中国特有树种的枯叶分解速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和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本文对北京公园内银杏和水杉林下的枯叶分解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枯叶失重率:放置380天的银杏为55.63%;放置338天的水杉为53.39%。用指数衰减模型估算枯叶的年腐解率,银杏为0.771克/(克·年);水杉为0.824克/(克·年)。根据枯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枯叶的失重率和枯叶化学成分净丧失值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枯叶在一年的分解过程中,碳、氮含量比值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矿质元素在油松树干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树干年轮的元素分析,揭示矿质元素在树干中的转移与分布,以期有益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矿质循环年进程的认识。通过对28龄油松(Pinus tabulaeJormis Carr.)树干圆盘年轮和树皮的元素分沂,揭示矿质元素钙、钾、镁、钠和锰的含量与年轮的年龄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磷、铜与轮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树皮中钙、钾、镁、钠、铁、磷、锰、铜、铝和氮的含量,与树皮的年龄呈正相关关系。内树皮的矿质灰分相当高,分别为树皮和木质部的3.3倍和13倍。  相似文献   
6.
人工油松林的化学元素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8年生人工油松林的建群种——油松各器官化学元素浓度由叶、小枝、枝和树干逐渐下降。叶内元素浓度高低,以碳、氮、钙、钾、镁、磷为序。地下部分细根较粗根的元素浓度为大。灌木的化学元素的共同特点是碳含量最高,其次为氮、钾和钙。灌木叶片中的元素浓度大于茎。草本植物地上部分元素浓度明显低于灌木叶。灌木根系内化学元素浓度均低于它的地上部分。枯枝落叶的化学成分与活的枝、叶相比,铁的浓度显著增加,其次为铝,其他元素的浓度或多或少有所下降。在人工油松林各层次植物中,以碳素积累量最高,其次为钙和氮。元素的存留量仍以碳素为高,其次在乔木层中存留量以钙较大,在灌木层中以氮、钾较高。元素的年归还量除碳以外,钙较高,钾、磷较低。人工林的吸收量/土壤贮量的比值,以钾和磷较高。土壤中代换性钾、磷的贮量相对不大,为促进人工林生长,增施磷肥和钾肥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