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柑是果皮和果肉同食的柑果类型,对采后处理要求极为严格。该研究以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为材料,研究了其经30、40和50℃热水浸泡后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硬度、有机酸、细胞渗透率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30℃热水处理5 min的果实失重率高于对照,而经40℃和50℃处理的果实失重率低于对照或差异不显著。经热水处理的果实总酸含量略低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8%上下波动且差异不显著。热水处理可提高果实硬度,降低贮藏前期果实细胞渗透率以及贮藏过程中果实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激发过氧化氢含量升高,可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金柑果实腐烂率,但不同采收期的金柑所需的热水处理温度和时间不同。对于1月初采收的果实,处理时间为5 min或10 min可降低果实腐烂率;2月初采收的果实,40℃或50℃热水处理10 min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3月初采收的果实,当处理温度达到50℃,处理时间达到10 min,才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且对果实品质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找出橘小食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桂林东郊柑橘果园的消长规律,掌握橘小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的危害程度。【方法】2012-2013年,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器对桂林东郊柑橘果园的橘小实蝇田间动态进行监测,收集逐旬诱虫数量,并制作周年诱虫消长曲线,分析橘小实蝇消长规律。选取果园内18个早中晚熟柑橘品种进行橘小实蝇危害调查,从果实受害前到果实成熟采收,统计各个品种的逐旬虫果数量,分析各品种受害情况。【结果】田间橘小实蝇成虫5月开始出现,9月下旬-10月上旬达到高峰期,12月中下旬活动减弱或停止。早中熟柑橘品种受橘小实蝇的危害率多在26.72%-73.19%,而晚熟品种多在16.08%以下。宽皮柑橘类受橘小实蝇的危害率多在15.23%以上,而橙类和杂柑类低于10.81%。早熟品种从7-8月开始受橘小实蝇危害,一直持续到果实成熟,受害程度逐步加重。中晚熟品种10月中下旬后开始受害,在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之间有1-2个受害高峰期,12月中下旬受害减轻。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受害开始时间、高峰期、低谷期不完全相同。【结论】橘小实蝇成虫在春季条件适合时开始活动,在秋季达到活动高峰期,在冬季气温下降等不利条件下活动减弱或停止。橘小实蝇对柑橘早中熟品种的危害率高于晚熟品种,对宽皮柑橘类的危害率高于橙类。在果实生长成熟过程中,早熟品种随果实成熟度增高受害程度加重,中晚熟品种受害高峰期出现在果实成熟中、前期,同年内成熟期相同品种的受害消长走势基本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受害消长走势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