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汞(Hg)含量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汞含量为0.0815 mg•kg–1—0.3431 mg•kg–1。在潮间带水平分布上, 从光滩到高潮位汞含量显著上升(P<0.05), 相对光滩, 红树林沉积物更易富集汞, 其中高潮位红树林底泥中汞含量最高。在垂直方向上, 大多数的汞富集在表层及亚表层, 随着深度的加深, 汞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汞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积累主要与有机碳(TOC), 含水率, 盐度相关。从计算的单一污染指数(Pi)来看, 漳江口地区汞污染等级为Ⅲ级以下, 大多数采样点属于自由污染或轻度污染。就该地区汞污染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和其他红树林区汞污染状况的对比来看, 漳江口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汞污染威胁加剧的现象, 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外源NO、H2O2和ABA对鸡蛋花花冠裂片上气孔关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蛋花花冠裂片下表皮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外源NO、H2O2和ABA对鸡蛋花花冠裂片下表皮上气孔关闭的影响,以及NO、H2O2和ABA在调节花冠上气孔关闭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单独施用NO、H2O2和ABA明显诱导气孔关闭,并有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NO、H2O2和ABA两两混合或三者混合施用所诱导气孔关闭的效应大于其单独施用的。说明在诱导气孔关闭时,NO、H2O2和ABA之间可能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花的光合作用与气孔密度密切相关,但关于在花生长过程中气孔密度如何改变尚未见报道。以龙牙花(Erythrina corallodendron)花为实验材料,将花的生长期分为6个阶段,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阶段的花萼、旗瓣、翼瓣、龙骨瓣、雌蕊托、子房、花柱、花丝和花药表皮的形态特征、表皮细胞密度、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长度及宽度进行研究,并对其光合作用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发现:除了翼瓣和花丝表皮以外,气孔均分布在花朵的其它器官表皮上,如花萼、旗瓣、龙骨瓣、雌蕊托、子房、花柱和花药。气孔复合体主要有无规则型、平列型以及辐射型,但不同花器官存在的气孔类型具有差异。在花萼、旗瓣、龙骨瓣、翼瓣以及花丝生长过程中表皮细胞密度逐步下降,表明其生长主要由表皮细胞扩大引起;大部分花器官如花萼、旗瓣、龙骨瓣、雌蕊托和子房表皮的气孔密度在其生长中后期趋于稳定,然而其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的变化规律具有多样性。旗瓣不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外源NO和H2O2对洋葱鳞片外表皮气孔开度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葱(Allium cepa L.)肉质鳞片外表皮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外源NO和H2O2对洋葱鳞片外表皮上气孔开度的调节作用,并结合NO清除剂血红蛋白(Hb)和H2O2清除剂过氧化氢酶(CAT)研究调控过程中NO和H2O2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单独施用不同浓度的NO和H2O2均可诱导洋葱鳞片外表皮气孔不同程度关闭,并且浓度越大时间越长,其诱导气孔关闭效应越明显;NO和H2O2共同施用所诱导气孔关闭的效应大于其单独施用效应;Hb和CAT能明显减弱NO和H2O2诱导的气孔关闭.研究表明,NO和H2O2能有效诱导洋葱鳞片上气孔关闭,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且两者可能互相依赖,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龙牙花不同花器官的表皮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的光合作用与气孔密度密切相关, 但关于在花生长过程中气孔密度如何改变尚未见报道。以龙牙花(Erythrina corallodendron)花为实验材料, 将花的生长期分为6个阶段,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阶段的花萼、旗瓣、翼瓣、龙骨瓣、雌蕊托、子房、花柱、花丝和花药表皮的形态特征、表皮细胞密度、气孔密度、保卫细胞长度及宽度进行研究, 并 对其光合作用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发现: 除了翼瓣和花丝表皮以外, 气孔均分布在花朵的其它器官表皮上, 如花萼、旗瓣、龙骨瓣、雌蕊托、子房、花柱和花药。气孔复合体主要有无规则型、平列型以及辐射型, 但不同花器官存在的气孔类型具有差异。在花萼、旗瓣、龙骨瓣、翼瓣以及花丝生长过程中表皮细胞密度逐步下降, 表明其生长主要由表皮细胞扩大引起;大部分花器官如花萼、旗瓣、龙骨瓣、雌蕊托和子房表皮的气孔密度在其生长中后期趋于稳定, 然而其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的变化规律具有多样性。旗瓣不进行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实测和遥感数据,对比分析南海海气二氧化碳(CO2)交换对2011年4月热带气旋Tropical Depression One(TDO)和2013年9月热带气旋Wutip(WU)的响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两个热带气旋过境的“风泵”作用均对海气CO2交换产生显著影响:TDO和WU过境后,海水表层CO2分压(pCO2,sw)分别增加42.56μatm、30.88μatm,TDO过境导致区域海洋由强碳汇(-4.7±1.8)mmol·CO2·m^-2·d^-1变为弱碳源(2.0±3.1)mmol·CO2·m^-2·d^-1,而WU过境使区域海洋由弱碳源(1.9±1.0)mmol·CO2·m^-2·d^-1变为强碳源(4.0±1.6)mmol·CO2·m^-2·d^-1。pCO2,sw的增加均由于次表层富含溶解无机碳(DIC)海水的入侵,但是“风泵”的作用机制不同:TDO过境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导致水体涌升作用显著,而WU过境导致的垂直混合作用强烈。“风泵”的作用机制差异可归因于热带气旋过境前海水的初始状态和过境时移动速度不同:TDO过境前该海域存在冷涡,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使次表层海水的向上涌升作用增强;而WU过境前存在暖涡,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造成次表层海水与下沉的表层水垂直混合。TDO的移动速度慢,对海水的作用时间更长,强风引起的艾克曼抽吸作用更强;而WU移动速度快,短时间强风过境造成的水体垂直混合效应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