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安徽爬行类新记录──地龟的初步观察姚闻卿刘忠平(安徽大学生物系合肥230039)(蚌埠干部学校固镇233719)关键词地龟,新记录,安徽安徽蚌埠干部学校郭绍禅先生于1993年7月12日在固镇县新马桥购得一只背甲前后缘呈齿状、背甲棕红色的龟,我们编为“...  相似文献   
2.
二、鳖的苗种繁育人工养鳖,首先要解决苗种问题.繁殖鳖的苗种必须要有性成熟能产卵的亲鳖.卵产出后,还要想法提高它的孵化率.小鳖孵出来了,要尽快地饲养成商品鳖.想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除了掌握生物学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一)亲鳖  相似文献   
3.
巢湖翘嘴红鲌的生物学及其资源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翘嘴红鲌(Erythrocnlter ilisha-eformis)是巢湖大型经济鱼类的优势种。1952年巢湖鲌类(主要是翘嘴红鲌)产量是179.2万斤,近二十年来一直波动在50万斤上下。倘若能增殖和恢复翘嘴红鲌的资源,将可使巢湖鱼产量增加百万余斤。  相似文献   
4.
双中心鳞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0月8日,我们随巢湖开发公司渔轮采集到小型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168尾。在鉴定年龄观察鳞片时,发现一尾体长133毫米、体重22.1克的标本,身体上至少有六、七枚具有双中心的鳞(图1)。 与正常鳞片(图2)相比,双中心鳞片为肾形,鳞片“前区”有一凹陷。同时存在的两个环  相似文献   
5.
乌龟与鳖的生物学及其人工养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龟(Chinemys reevsii)又名金龟、草龟。鳖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又名甲鱼、团鱼。乌龟在我国分布较广,如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台湾、海南岛等地还较广地分布着一种水龟(Clemmys mutica)。其区别是:乌龟头后端具小鳞,而水龟头部光滑无鳞(图1)。乌龟的背  相似文献   
6.
开门办学是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它同其他的革命新生事物一样,无疑要遭到资产阶级贵族老爷们的责难。最近教育界那种刮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就把开门办学歪曲成“不讲学文化”、“实践——实践——实践”。其实,怪论的由来并不奇怪,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和实践向来就是反对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的学说在整个文明世界中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的科学(官方科学和自由派科学)的最大仇视和憎恨,……也不能期望资产阶级科学会抱别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有关巢湖的底栖动物,近年来由胡菊英、姚闻卿(1981)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工作。但是,以底栖动物监测来评价整个巢湖水质,尚缺乏专题探讨。为了综合评价巢湖水质,应用底栖动物监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为此,我们于1984年又进行了一次调查。兹将调查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一采样点的分布和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8.
测量鱼类的体长是教学和科研经常进行的基本操作,本来应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无需说长道短。但是,在国内出版的教科书和工具书中,对“体长”一词的解释却相当混乱,使人无所适从。为此很有必要提出来进行讨论,谋出一个统一的标准,使操作规范化,无疑对教学和科研是亟需的和有益的。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讲清楚怎样测量鱼类的体长,就翻阅了我国解放后正式出版的书籍20余册。发现量度体长的“起点”和“止点”存有种种不同的意见。关于“起点”绝大多数都主张是“吻端”,个別的是“上颌前端”和“吻端或上颌前端”。从附图上来看,主张以“吻端”为“起点”的著作有的以“上颌前端”为起点,  相似文献   
9.
泥鳅养殖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鳅泥的价值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泥鳅鲜肉中含有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B_10.08毫克,维生素B_20.16毫克,烟酸5毫克,可供热量174千卡.日本人把泥鳅当作高级营养补品,被誉为"水中人参".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6月5日“世界环境日”本刊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