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蚊的吸血量是蚊生态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在我国则分布北纬33°以南广大地区,是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且与乙型脑炎的传播有关。为此对其吸血量进行了初步实验观察。1 材料和方法试验所用的致倦库蚊蚊株采自武汉市区,经实验室驯化饲养近2年。饲养条件为温度22  相似文献   
2.
我国花蝇种类繁多,但鄂西北神农架林区的花蝇尚缺乏研究。为此,我们于1985年4、5月间,以网捕法对该区花蝇进行了调查,隔日一次,全天采集。经鉴定,包括以往发现的虫种在内,共有8属10种,其中鞍板球果花蝇为湖北省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镇江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一、种类名录1.粪种蝇Adia cinerella(Fallen);2.横带花蝇Anthomyia illocata Walker;3.陈氏拟花蝇Calythea cheni Fan;4.白斑拟花蝇C.nigricans(R.-D.);5.三条地种蝇Delia flabellifera(Pandelle);6.灰地种蝇D.platura(Mg.);7.长板粪泉蝇Emmesomyia hasegawai Suwa;8.乡隰蝇Hydr…  相似文献   
3.
巨蚊属(Toxorhynchites)属双翅目、蚊科(Diptera:Culicid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下分Ankylorhynchus、Lynchiella和Toxorhynchites三个亚属。至1981年止,全世界已知巨蚊有67种,5个亚种,我国已见报道的只有巨蚊亚属中的7种。巨蚊有两大特点:一、雌雄成蚊均不吸血;二、幼虫捕食吸血蚊类的幼虫。因而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吸血蚊类。国内外学者曾对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已知的巨蚊种类的生态习性作简要综述。一、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 aurifluus(Edwards,1921)分布:台湾、广东、湖北;国外见于印度尼西亚。模…  相似文献   
4.
蚊类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蚊的防治是公共卫生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应用化学杀虫剂杀灭蚊虫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以致害虫再度猖撅。事实证明,仅仅依赖杀虫剂不能完全解决蚊的防治问题,从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利用生物防治可避免上述危害,具有安全、有效、能自行繁殖等特点,从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巨蚊防治蚊虫,国内、外均进行了研究,有关国内研究已另文综述(姚超群,1986),本文仅就国外研究情况作一概述。一、巨蚊的生物学用巨蚊作蚊的生物防治,首先要能大量培养及详细了解其生态习性。(一)培养:…  相似文献   
5.
1985年6月在鄂西神衣架林区调查了家犬结膜吸吮线虫流行情况,现简报于下。一、调查方法狗死后立即在狗的瞬膜囊、结膜囊内仔细寻找虫体;随后一周内在受感染犬附近的居民区网捕苍蝇,毒死后分类解剖,检查受幼虫感染情况;对当地居民作眼睛检查。二、结果(一)犬的感染率为30%(16/53)。其中不足1岁组、1岁组、2岁组、3岁组、4岁以上组和年龄不详组分别为0(0/10)、0(0/1)、20%(2/10)、67%(4/6)、43%(3/7)和37%(7/19)。感染度则分别为0、0、17.5(35/2)、6.0(24/4)、8.7(26/3)和7.4(52/7)。雄犬感染率为58%(11/19),明显高于雌犬21%(5/24),(μ=2.51,…  相似文献   
6.
1985年4~11月在湖北神农架林区共发现蚊虫7属34种,包括按蚊属3种,伊蚊属17种)库蚊属10种,阿蚊属、直脚蚊属、杵蚊属和巨蚊属各1种。其中单环伊蚊(Aedesunicinctus,为我国新纪录,阿萨姆伊蚊(Ae.assamensis),金背伊蚊(Ae.gilli)、金叶伊蚊(Ae.oreophiles)、美腹伊蚊(Ae.pulchriventer)和金毛巨蚊(Toxorhynchitesaurifluus)为湖北省新纪录。原见于文献报道的黄边巨蚊(Tx.edwardsi)经核对实为金毛巨蚊之误。单环伊蚊1985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林区松柏镇附近的山坡上(海拔800—1,200米)的树洞内采集到,其主要特征有:幼虫头毛4细小,常分2—3枝…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实验种群后,我们对其产卵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养蚊室温度22±2℃,相对湿度71±10%,光照时间14小时/天(8AM—10PM)。取6小时内蛹化的蛹78、63和96只进行试验。成蚊饲以10%蜂蜜和10%葡萄糖水,以小白鼠每晚喂血,每天定时观察成蚊死亡,产卵等,直至最后一只成蚊死亡为止。按前述方法〔1〕计算每雌每3天的产雌数即为其生殖力。三组蛹的羽化率分别为96.83%、93.75%和94.81%,平均为95.13±1.56%,与以前的96.52%结果相似〔1〕,但比88.91%(姚等,1989)〔2〕略高。在成蚊中期和后期各有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