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我院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特性。6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有19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感染率为31.1%;共检出52株真菌,以酵母菌感染为主,主要真菌的检出率分别是近平滑假丝酵母菌51.9%(27/52)、白假丝酵母菌23.1%(12/52)、热带假丝酵母菌9.6%(5/52)、季也蒙假丝酵母菌9.6%(5/52)、克柔假丝酵母菌3.8%(2/52)、曲霉菌感染1.9%(1/52)。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肠道、尿道、血液、胆汁。药敏试验显示,51株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B)、制霉菌素(MYS)、5-氟胞嘧啶(5-FC)、酮康唑(KTC)、咪康唑(M IC)、益康唑(ECO)的平均耐药率分别是2.0%、7.8%、9.8%、29.4%、35.3%和41.2%。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应该加强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