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68年,其前身是为法国天主教神父韩伯禄(Pierre Marie Heude, 1836~1902年)在上海创立的徐家汇博物院(后更名为震旦博物院),以及1874年由英美人士创办的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1952年,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合并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时至今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已历经一个半世纪,可以说是我国历史最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野鹿荡DF20岩芯(北纬33°3.14′,东经120°48.05′,岩芯长21 m)中的全新世介形类进行了研究。从该岩芯的61个沉积物样品中获取介形类壳瓣逾1 700枚,鉴定出35属45种,这些属种被划归三个生态分布型,按个体数量由多到少顺序分别为滨岸低盐水型(Sinocytheridea impressa, Neomonoceratina dongtaiensis,Leptocythere ventriclivosa等)、内陆架沿岸水型(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Bicornucythere bisanensis等)以及中陆架外海水型(Munseyella pupilla, Cytheropteron cf. sawanense等)。介形类个体密度及生态分布型组合变化,显示近7 000年来野鹿荡地区经历了三个沉积时期:I期(孔深19.6~7.5 m),处于潮下带,砂质底,海藻/海草繁茂,底栖生物生产力水平较高; Ⅱ期(7.5~2 m),由潮下带急速过渡为潮间带,泥质底,底栖生物生产力水平低; Ⅲ期(2~0.85 m),处于潮下带,砂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