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1.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rRNA或16S~23S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分析技术之一.近年来,CE已被广泛应用于核酸、蛋白质、多肽、药物等大分子物质的分析,核酸序列测定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在微生物学领域,CE除了在微生物基因测序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在微生物学检测方面,CE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CE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颗粒及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微小菌株[tiny(T)-strain mycoplasmas]于1974年被划归为脲原体属,称为溶脲脲原体(UU),其分为2个生物型,即生物变种1和生物变种2。1999年,依据系统进化分析法,生物变种1被指定为1个单独的种,称小型脲原体(ureaplasrna parvum),生物变种2保留溶脲脲原体的命名。这2种脲原体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的相关性仍不清楚。作者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PCR-CE)方法,研究解脲脲原体生物群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关系。方法 合成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通用引物,进行PCR,然后使用CE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扩增产物。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的评价。使用该方法检测不同男性人群尿样中解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结果 PCR-CE法的敏感性为10拷贝/50μl。该方法仅特异扩增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解脲脲原体生物群2在NGU组、非沙眼衣原体引起的NGU(NCNGU)组中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在NGU及NCNGU组中的检出率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建立了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分辨率高的检测解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PCR-CE方法。解脲脲原体生物群2与男性NGU有一定的关系。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不能引起男性NGU。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正常妇女宫颈中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对妇科门诊的正常妇女宫颈的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进行检测。结果50例正常妇女经PCR-CE检测,21例(42.0%)溶脲脲原体阳性其中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阳性16例(76.2%),生物群2阳性5例(23.8%)。结论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可能是女性生殖道一种正常菌群。而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能引起妇科疾病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明溶脲脲原体及其2个生物群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关系。方法 使用通用引物-PCR-毛细管电泳法对淋菌性尿道炎组,非淋菌性尿道炎组和对照组中的溶脲脲原体的2个生物群进行检测。结果 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在淋菌性尿道炎中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对照组中,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是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有一定关系的,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可能才是引起非淋尊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而生物群1不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球菌的增殖有可能抑制尿道中的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生物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通用引物-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方法,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的研究,并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通用引物-PCR-CE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在区分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能力上要优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电泳法。  相似文献   
8.
溶脲脲原体包括14个血清型,分为2个生物群。溶脲脲原体可以引起绒毛膜炎、早产、流产、新生儿肺炎、慢性肺病等疾病。许多研究认为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致病性是有差异的。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能够对溶脲脲原体分群鉴定的诊断方法。鉴于聚合酶链反应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各种聚合酶链反应在溶脲脲原体分群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快速简便方法。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50例男性科门诊的尿道炎患者中的溶脲脲原体的两个生物群进行了检测。结果50例男性患者经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溶脲脲原体阳性23例(36.9%),在这23例溶脲脲原体阳性男性患者中,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所占的比例为14%,溶脲脲原体生物群2所占的比例是32%,溶脲脲原体生物群1,2均阳性所占的比例为2%。结论Real-time PCR方法是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